基于预防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高清图像获取 分析预报预警系统的解决方案 — 杭州荣耀科技有限公司 一、 三峡库区概况 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简称三峡工程,是中国长江中上游段建设的大型水利工程项目,投资总额约2000亿元。分布在中国重庆市到湖北省宜昌市的长江干流上,大坝位于三峡西陵峡内的宜昌市夷陵区三斗坪,并和其下游不远的葛洲坝水电站形成梯级调度电站。它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电站,也是中国有史以来建设的最大型的工程项目。 三峡工程由大坝、水电站厂房和通航建筑物三大部分组成。 大坝坝顶总长3035 米,坝高185 米,设计正常蓄水水位枯水期为 l75 米(丰水期为 145 米),总库容 393 亿立方米,其中防洪库容 221.5 亿立方米。 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建成后,可以在防洪、发电、航运等方面发挥巨大效益。三峡水电站蓄水至175米后,库区包括东起宜昌,西至重庆662.9Km 沿长江两岸分水岭范围。水库淹没区涉及湖北省所辖的宜昌县、秭归县、兴山县、恩施州所辖的巴东县;重庆市所辖的巫山县、巫溪县、奉节县、云阳县、开县、万州区、忠县、涪陵区、丰都县、武隆县、石柱县、长寿县、渝北区、巴县、江津市及重庆市区(包括渝中区、沙坪坝区、南岸区、九龙坡区、大渡口区和江北区),三峡库区已成为一座长远600公里,最宽处达2000米,面积达10000平方公里,水面平静风光旖旎的峡谷型水库。 二、三峡库区地质灾害特征及现状 长江三峡库区分布范围广,地质和地理环境复杂,多高山和丘陵,暴雨、洪水频繁,是山体滑坡、崩塌、泥石流、地裂缝等地质灾害的多发地和重灾区。历史上不同时期都有三峡地区发生地质事故的记载。而三峡工程1 7 5 米试验性蓄水以来,库区地质环境更是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考验。水位上升对两岸山体会造成损害,极易发生山体滑坡、泥石流、崩塌等灾害;另外,三峡库区大规模移民引发的城镇搬迁、新区重建等,也会对地质产生影响。就目前来看,三峡库区地质灾害呈现出隐蔽性强、突发性强、破坏性强三大特点。 长期以来,国家就十分重视三峡地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投入大量资金、人力物力实施监测预报预警体系建设和治理工作。而三峡工程175米试验性蓄水以来,国土资源部针对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进行了精心的安排和部署,在前期开展全库区地质灾害巡查、排查的基础上,再次对重点曲线和重点地段进行现场巡查,督促、指导做好水库水位大幅度变化期间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目前,175米试验性蓄水已经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