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机构依法执业的主要标准及法律依据 一、 依法执业管理 基本标准 1、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2、执业许可证必须在有效期内,并按期校验。 3、对变更事项应及时进行变更,机构名称、地址、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床位等登记项目与实际情况一致。 4、医疗机构实际开展科目应与执业许可证登记项目一致。 5、按规定使用医疗机构名称,医疗机构印章、牌匾以及医疗文书的名称应与核准登记的医疗机构第一名称相同,内设业务科室名称规范(除“科”、“室”外,不得使用如“中心”等)。 6、执业人员按相关法律法规取得相应资质。 7、科室管理规范,制度健全,不得出租承包科室。 8、发布医疗广告必须取得《医疗广告审查证明》,广告内容符合规定。 9、医疗机构加强对本单位医师外出会诊管理,建立医师外出会诊管理档案。 法律依据 1、《 医 疗 机 构 管 理 条 例 》 2、《 医 疗 机 构 管 理 条 例 实 施 细 则 》 3、《 执 业 医 师 法 》 4、《 护 士 管 理 办 法 》 5、《 医 疗 广 告 管 理 办 法 》 6、《 医 疗 外 出 会 诊 管 理 暂 行 规 定 》 二 、 临 床 用 血 管 理 基 本 标 准 1、 应 当 设 立 由 医 院 领 导 、 业 务 主 管 部 门 及 科 室 负 责 人 组 成 的 临 床 输 血 管 理 委 员 会 ,负 责 临 床 用 血 的 规 范 管 理 和 技 术 指 导 。 2、 设 立 独 立 的 输 血 科 (二 级 以 下 医 院 设 立 血 库 ), 并 符 合 《 青 海 省 医 院 输 血 科 ( 血库 ) 基 本 标 准 》 要 求 。 3、 建 立 健 全 各 类 规 章 制 度 、 操 作 规 程 和 人 员 岗 位 责 任 制 度 4、 血 液 交 接 登 记 完 整 规 范 , 有 关 资 料 保 存 10 年 。 5、 交 叉 配 血 进 行 复 核 并 记 录 完 整 ( 一 人 值 班 时 可 自 己 复 核 ) 6、 按规 定 留取血 样( 7 天) 和 输 血 后血 袋(1 天)并 按规 定 条 件进 行 保 存 ( 血 样保 存于2-6℃冰箱)。 7、无擅自采血现象。 8、医护人员填报《输血反应调查表》,输血科每月统计上报医务科。 9、有专用储血冰箱,不同血型血液分别存放,并有明显标识。 10、血浆储存符合规定(全血、红细胞、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