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词解释:针对相关问题作简明扼要的回答。 1.医疗垃圾 指在诊断、治疗、预防和卫生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和患者生活过程中产生的排泄物及垃圾,这些废弃物均有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可能。 2.医院感染 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病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存在或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 3.保护性隔离 为避免医院内高度易感病人受到来自其他病人、医护人员、探视者以及病房环境中各种致病性微生物和条件致病微生物感染而采取的隔离措施。 4.标准预防 认定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具有传染性,须进行隔离,不论是否有明显的血迹污染或是否接触非完整的皮肤与粘膜,接触上述物质者,必须采取防护措施。其基本特点为:(1)既要防止血源性疾病的传播,也要防止非血源性疾病的传播。(2)强调双向防护,既防止疾病从病人传至医务人员,又防止疾病从医务人员传至病人。(3)根据疾病的主要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包括接触隔离、空气隔离和微粒隔离。 5.层流洁净手术室 采用层流空气净化方式的手术室。即空气通过高效过滤器,呈流线状流入室内,以等速流过房间后流出。室内产生的尘粒或微生物不会向四周扩散,随气流方向被排出房间。 6.医院污物 指在诊断、治疗、卫生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和患者生活过程中产生的排泄物及垃圾,这些废弃物均有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可能。 7.医院感染监测 是指长期、系统、连续地观察、收集和分析医院感染在一定人群中的发生、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并将监测结果报送和反馈给有关部门和科室,为医院感染的预防控制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包括(1)综合性监测:是指对全院住院病人进行综合性医院感染及其相关因素的监测。(2)目标性监测:是指根据医院感染管理的重点,对选定目标开展的医院感染监测,如ICU 病人的监测、外科术后病人的监测、新生儿的监测、抗感染药物耐药性监测等。 8.消毒:是指杀灭或消除医院环境中和媒介物上污染的病原微生物的过程。 9.灭菌:是指杀灭或去除外环境中媒介物携带的一切微生物的过程。 10.灭菌法:可杀灭外环境中一切微生物的物理、化学方法。 11.高度危险性物品 这类物品是穿过皮肤或粘膜而进入无菌的组织或器官内部的器材,或与破损的组织、皮肤粘膜密切接触的器材和用品,或血液流经其中的器材和用品。例如,手术器械和用品、穿刺针、输血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