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良心教书,用爱心育人第一篇:凭良心教书,用爱心育人凭良心教书用爱心育人教师——良心的职业教师只不过是365行之中普通而平凡的一份职业。教师也是人,并非不食人间烟火,甚至还要靠着这一份工作养家糊口,不能只有付出,没有回报。但教师又不只是一份简单的职业,不能仅仅将自己所从事的工作作为谋生的手段,去讲求一分钱一分货。教师职业的特点决定,我们不能像机关干部职员或商店营业员,下班之后就可以与职业脱钩。教师工作不分季节,不分早晚,不分八小时之内之外。我们下班回家有时也在上班象继续备课,批改作业,甚至家访、和学生谈心等等。在世界上,只有父母和老师希望别人胜过自己:父母期待子女超越自己;教师总是倾其所有,期待学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从某种意义上讲,教师不能直接创造出物质财富,但却能培养出创造物质财富的人,成为财富产生的原动力,这是其他任何职业都做不到的,是我们教师的荣耀和自豪,也是许多优秀教师甘为教育事业奉献毕生精力的主要原因。有句这样的话,误人子弟,毁人一生。工人生产出了废品只是浪费了原料,可以从头再来,而教师面对的却是一个个处于成长和发展中的人。可以说教师是一个冒险甚至危险的职业,伟人和罪人都可能在教师手中形成,如果缺乏责任,那么耽误的不仅仅是一两个孩子,而是整个家庭的希望和社会的未来。面对如此重任,我们又怎能不时刻将责任牢记在心,做到对学生负责,对家庭负责,对社会负责呢。所以,我说:教师是最需要良心的一份工作,这颗良心就叫责任。在物欲横流的现代社会,教师必须自觉地守住良心这个道德的底线:少一点虚荣,多一点实干;少一点自傲,多一点进取;少一点逃避,多一点担当;少一点借口,多一点办法;少一点功利,多一点敬业。教师——爱心的事业教师不仅仅是职业,职业仅是生存的手段;教师也不仅仅是专业,专业重要的是表现出专长;教师应是事业,是用爱心和责任撑起的灵魂。这是一项特殊的灵魂工程,需要教师群体第1页共14页用一生的时间,用心灵深处的东西,用所有的情感去打造的灵魂工程。它没有最好,只需更好。有这样一个真实而感人的故事。25年前,有位教社会学的大学教授,曾叫班上学生到巴尔的摩的贫民窟,调查200名男孩的成长背景和生活环境,并对他的未来的发展做一评估,每个学生的结论都是“毫无出头的机会”。25年后,另一位教授发现了这个研究,他叫学生做后续调查,看昔日这些男孩今天是何状况。结果根据调查,除了有20名男孩搬离或过世,剩下的180名中有176名成就非凡,其中担任律师、医生或商人的比比皆是。这位教授在惊讶之余,决定深入调查此事。他拜访了当年曾受评估的年轻人,向他们请教同一个问题:“你今日会成功的最大原因是什么。”结果他们都不约而同地回答:“因为我遇到了一位好老师。”这位老师目前仍健在,虽然年迈,但还是耳聪目明,教授找到她后,问她到底有何绝招,能让这些在贫民窟长大的孩子个个出人头地。这位老太太眼中闪着慈祥的光芒,嘴角带着微笑回答道:“其实也没什么,我爱这些孩子。”对教师工作来说,没有什么比爱心更重要。我始终认为,教育有一个很重要的前提就是爱心。“没有爱心就没有教育”。只有在爱的基础上,教师才会投入他的全部力量,才会把他的青春、智慧,无怨无悔地献给孩子们,献给教育事业。你没有丰富的知识,扎实的功底,精湛的技艺""但你有一往情深的“爱心”,你就会吃别人不能吃的苦,坐别人不愿坐的“冷板凳”,苦读苦练,日积月累,终成大器。教师——乐心的职业有一种态度叫享受,有一种感觉叫快乐。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德国军队曾经把一批革命者抓起来,关押在一个特制的牢房。所谓特制的牢房,就是一人一间,让你没有机会跟别人说话,在阴暗、潮湿的一个小房间里,每天做同一件机械、单调、重复的事情,即编织篮子。结果,几个月下来,有好几个人已变得很憔悴,很忧郁,得了神经病,有的甚至死亡,四年下来,只有一个人活着走出来,而且很健康,满面红光地走出来。他靠的是什么法宝。热爱编织。他想办法每天编织一个新花样,第2页共14页反正是编织嘛,与其痛苦地接受它,不如愉快地拥抱它。他刻意寻找编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