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 通识课 《认识地球》 测验习题与答案 第一章 测定地球质量实验的科学依据是什么() A. 万有引力定律 B. 杠杆原理 C. 角动量守衡定律 D. 质量守衡定律 答案: A 地球科学面临的顶层科学问题包括( ) A. 地球系统不同圈层在不同时间尺度、不同空间尺度上的相互作用 B. 地球各圈层间相互作用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过程与机理 C. 用数学和信息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来描述和理解地球系统各圈层相互作用的过程和机理 D. 用更先进的方法和技术来获取地球系统演化的信息 答案: A, B, C, D 下列哪些能源,使用后会向大气中排放二氧化碳气体() A. 木材 B. 煤 C. 石油 D. 核能 答案: A, B, C 判断题:今天地球上的人类是在各个地区各自独立发展进化而来的。() 答案: 非 判断题:火星探测照片显示火星表面有很多流水地貌,证明火星表面曾经是有水的。 答案: 是 傅科摆的轨迹在沙盘上移动,这是因为() A. 沙盘在转动 B. 我们和沙盘一起转动,而傅科摆不转动 C. 傅科摆自身在转动 D. 傅科摆和沙盘一起转动,只是转动速度不同 答案: A, B 下面四人中,最早认识到“地球是个球体”的人是() A. 亚里士多德 B. 埃拉托色尼 C. 麦哲伦 D. 哥伦布 答案: A “海底扩张”理论得到承认,最关键的因素是() A. 对海底地磁条带的解释 B. 海底山岭的发现 C. 海底火山的分布 D. 海底沉积物的研究 答案: A 导致海底岩石的磁记录呈条带状分布的原因是() A. 海底不断扩张 B. 地磁极周期性地倒转 C. 海底岩石对称地形成 D. 地磁场强度不稳定 答案: A, B 判断题:某种原子核具有放射性,说明这种原子核不是非常稳定。() 答案: 是 埃拉托色尼的实验建立在下面哪些知识和判断的基础之上() A. 平面几何学知识 B. 射向地面的阳光为平行线 C. 地表呈弧形 D. 亚历山大城与塞恩城的方位和距离 答案: A, B, C, D 用“铀铅原子钟”测定岩石年龄,需要知道岩石中最初的铀铅元素含量。 答案: 非 第二章 宇宙形成过程中,先出现恒星,再形成星云。 答案: 非 下列关于多普勒效应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 当物体向我们高速接近时,声波频率会变高。 B. 当物体向我们高速接近时,光波频率会红移。 C. 当物体向我们高速离开时,声波频率会变低。 D. 当物体向我们高速离开时,光波频率会蓝移。 答案: A, C 16 世纪后半叶,丹麦天文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