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重疾病严重程度评分临床应用和意义 以“轻、中、重”评价疾病严重程度的方法太粗糙,不能准确反映疾病严重程度及迅速变化,即使同一个患者,不同医生或护士的判断结果可能有很大出入。危重疾病严重程度评分是根据疾病的一些重要症状、体征和生理参数等进行加权或赋值,从而量化评价危重疾病严重程度。危重疾病严重程度评分方法不仅能客观评价危重患者面临死亡或严重并发症的危险,还广泛用于评价治疗措施、资源利用、质量控制、ICU 周转和使用率、医疗费用、病愈后生活质量、残疾状况、医疗和护理工作量、医院和科室管理、领导决策等,甚至还用来评价继续医学教育、训练及效果,在学术交流方面也有了统一的“尺子”。这已成为临床研究的新范畴。在欧美等国家,为危重疾病进行评分非常流行和广泛,甚至已成为常规;近年,也受到我国许多学者和临床工作者的重视。目前,这些评分方法由手算发展至电算,使危重疾病严重程度评价更加精确和迅速。 1 常用评分方法 过去 20 多年中先后出现了许多危重疾病严重程度评分方法,且在实践中不断修订。目前最常用的有:①急性生理功能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或Ⅲ(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 Ⅱ,Ⅲ,简称 APACHEⅡ或Ⅲ);②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评分方法(acute respirative distress syndrome score,简称 ARDS Score);③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评分方法(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 score,简称 DIC Score);④多系统功能不全评分方法(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 score,简称 MODS Score);⑤昏迷程度评分方法(Glasgow coma scale,简称 GCS);⑥病死率预测方法(mortality prediction model,简称 MPM);⑦小儿死亡危险性评分方法(pediatric risk of mortality score,简称 PRIMS);⑧简明急性生理功能评分方法(simplified acute physiology score,简称 SAPS)。不同评分方法所用变量不同。作为选择原则,所取变量应能够反映疾病严重程度的特征,越是能够反映这种特征的变量,权重越大或在计分中占比重越重。这些评分方法都经过大量临床验证和实践,反复修正和改进,以致能够敏感反映疾病严重程度和预后。 APACHEⅡ或Ⅲ、ARDS Score、DIC Score、GCS、MODS Score 和SAPS 评分法用于评价疾病的严重程度,每日或每项医护措施前后都可为患者进行评价,能够动态观察疾病变化趋势、药物疗效、医护措施的效果,制定和修正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