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4959-1995 厅堂扩声特性测量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安装有扩声设备的各类厅堂声学特性的测量 1 名词解释 注:本名词解释是为了说明标准中有关项目的物理意义,不是有关名词术语的完整定义。 1.1 高可用增益 扩声系统在所属厅堂内产生声反馈自激临界增益减去6d B 的增益。 1.2 传输[幅度]* 频率特性 扩声系统达最高可用增益时,厅堂内各听众席得稳态声压的平均值相对于扩声系统会传声器处声压或扩声设备输入端电压的幅频响应。 1.3 传输增益 扩声系统达最高可用增益时,厅堂内各听众席处稳态声压级平均值与扩声系统传声器处声压级的差值。 1.4 最大声压级 扩声系统在厅堂听众处产生的最高稳态峰值声压级。 1.5 声场不均匀度 厅堂内(有扩声时)不同听众席处稳态(或直达声)声压级的差值。 1.6 背景噪声 当扩声系统不工作时,厅堂内各听众席处室内固有噪声声压级的平均值。 1.7 总噪声 扩声系统达到最高可用增益,但无有用声信号输入时,厅堂内各听众席处噪声声压级的平均值。 1.8 系统失真** 扩声系统由输入声信号到输出声信号全过程中产生的非线性畸变。 1.9 反馈系数 反馈声压在系统中所产生的相应电压与自然声加反馈声压所产生总的相应电压的比值,称为反馈系数。 1.10 测试声源 为了测量扩声系统的各项指标专门组成各种形式的发声器。 1.11 音节清晰度 测听人员对规定的音节语声判断准确率的统计平均值。 1.12 系统[频率]均衡器 *[ ]中的内容可省略,下同 ** 当测量由声输入到声输出的非线性畸变有困难(例如产生标准测量信号有困难或无条件在厅堂中提取扩声的直达声信号时,允许测量由电输入到输出的非线性畸变作为系统的非线性失真,但应注明这是由电到声的失真。 国家标准局 1985-02-16 发布 1985-08-01 实施 GB4959-85 为了补偿系统传输[幅度]频率特性,在扩声系统中加入的频率特性校正装置。 1.13 混响时间 声源停止发声后,室内声压级衰减 60d B 所需的时间。 1.14 再生混响时间 计入声反馈因素以后的混响时间。 1.15 反射声时间分布 声源发脉冲声时,室内反射声的时间排列状况。 1. 测量条件 2.1 测量前扩声设备须按设计要求在厅堂内安装完毕,并调整扩声系统,使之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注:测量时,系统均衡器(若有的话)需要进行系统最佳补偿调整。 2.2 测量时,扩声系统中调音台的多频补偿置于“平直” 位置。功率放大器的音调补偿(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