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一)资料 复华有限公司本年度计划产销甲产品18 万件,固定成本总额为45 万元,计划利润为18 万元。实际执行结果是产销该种产品20 万件,成本与售价均无变动,实现利润20 万元。要求:试对该公司本年度的利润计划完成情况做出评价。 (二)案例分析 (1)从传统会计的观点来看,由于每件产品的计划利润为1 元,当产销2 万件时,增加利润2 万元,就是超额完成了利润计划,实现了利润与产量(产值)的同步增大。 (2)从管理会计的观点来看,由于本年度实际产量20 万件,较计划产量增长,固定成本总额不变,因此,原计划单位固定成本为:450000÷180 000=2.5(元) 现实际每件产品的固定成本(即单位固定成本)为:450 000÷200000=2.25(元) 即每件产品就降低固定成本0.25 元(2.5-2.25)。由此,企业本年度的利润增加数应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出于单件产品固定成本降低而增加的利润:0.25×200 000=50 000(元);另一部分是由于产量增加而增加的利润:1×20 000=20 000(元),合计为70 000(元). 可见,企业实际实现利润应比计划增加70 000 元,即达到 250 000 元,才能同企业的产量相适应;而实际上,企业只实现了200 000 元的利润,相差 50 000元。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说,该企业本年度利润计划的完成情况是不够理想的,显然企业一定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还有潜力可挖。 分析此案例需按以下要点进行: (1)固定成本总额在一定时期及一定产量范围内,不直接受产量变动的影响,而保持固定不变,但按照成本习性,单位产品中所含的固定成本应随产量的增加而反比例递减。 (2)由于成本与售价均无变动,故每件产品固定成本中的降低数,即为利润的增加数。 (3)将由于每件产品固定成本的降低数及产量增加所引起的应该增加的利润数额,与实际情况对比,评价该公司本年度利润计划完成情况。 二、资料 A 公司最近两年只生产和销售一种产品,有关该产品的产销基本情况以及按完全成本法编制的两年利润表的数据如表1 和表 2 所示。 表1 产品的基本情况表 项目 第一年 第二年 产量(件) 8 000 10 000 销售量(件) 8 000 8 000 销售单价(元) 15 15 单位变动成本(元) 8 8 固定成本(元) 24 000 表2 利润表(完全成本法) 项目 第一年 第二年 销售收入 120 000 120 000 销售成本 88 000 83 200 销售毛利 32 000 36 800 销售及管理费用 20 000 20 000 营业利润 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