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变频器自20 世纪60 年代问世,到20 世纪80 年代在主要产业化国家已广泛使用。20 世纪90 年代以来,随着人们节能环保意识的加强,变频器的应用越来越普及,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的各行各业和人民的日常生活中,变频器产品也从以大功率双极晶体管(GTR)为主的时代发展为以尽缘栅晶体管(IGBT)为主的时代。国际着名的“ARC 机构”研究统计1998 年世界交流电动机实施调速控制的传动产品的销售额为48.5 亿美元,其中北美占21%,日本占27%,日本之外的亚洲占12%,欧洲、中东及非洲占39%,拉丁美洲占1%。1999 年,国际大功率交流调速装置的销售额为24 亿美元。 目前,我国电机的总装机容量已达 4 亿kW,年耗电量占全国用电量的近 60%,但我国电机驱动系统的能源利用率却非常低,基本上要比国外均匀水平低 20%,70%的电机只相当于国际20 世纪50 年代的技术水平,电机驱动系统能效比国外低 20%左右,节能潜力巨大。 2 五彩缤纷的变频器市场 相对于产业化国家来说,我国变频器行业起步比较晚,到20 世纪90 年代初,国内企业才开始熟悉变频器的作用,并开始尝试使用,国外的变频器产品正式涌进中国的市场。最先进进中国变频器市场的是日本厂家,1986 年我国传统电机厂开始引进日本的变频设计和制造技术,1988 年日本三垦公司的第一台低压变频器进进中国,较早进进的还有东芝、三菱等。此时进进国内的变频器多为以大功率晶体管为逆变元件的产品,属于变频器的第二代产品。随后进进中国的有日本的其他厂家以及其他国家的一些厂家,如日本的富士、日立,德国的西门子、德国的伦茨(Lenze)、法国的施耐德,芬兰的ABB,丹麦的丹佛斯,日本的安川,明电舍、春日等等;近 3-4 年内又有英国的欧陆、CT;德国的科比(KEB);芬兰的威肯(Vacon);日本的松下、欧姆龙;美国的A-B、通用(GE)和摩托托尼;韩国的三星、LG;意大利的安塞尔多(ANSALDO)和西威(SIEI)。南京康泰公司代理的安萨尔多(SVTL)等国外变频器大量进进中国市场。这些国外品牌厂家也在千方百计地寻求本地化生产,扩大其销售,先后西门子在天津、富士在江苏的无锡、三肯在江苏的江阴设厂、ABB 在北京、东芝在辽宁的辽阳、安川在上海、艾默生在广东的深圳、施耐德在苏州、三菱在大连、等公司独资或合资已在中国建厂生产部分系列品牌变频器。 随着国内企业对变频器熟悉的深进和大量外国产品的进境,我国变频器市场得以快速启动。20 世纪80 年代中期,我国变频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