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频调速与液力偶合器调速的节能技术经济比较 我国现实拥有的风机水泵数量很大,它们的年消耗电能占全国发电量的 30%,因此风机水泵节能是国家节能的主抓重点;调速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提出来的。钢厂的除尘风机和煤气风机都需要调速节能;另外调速有时也是生产工艺的需要,如钢厂除磷泵系统的特殊工艺要求,还有电厂调峰等。 调速方式有很多种,电磁离合器调速电机,液粘调速离合器调速,变频调速与液力偶合器调速等,变频调速与液力偶合器调速是交流电机调速节能常用的两种技术,其明显的技术经济效益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现对这两种调速方式进行分析,比较。 调速原理比较 变频调速:对于交流电机拖动的负载,其转速表达式通常可以写成:n=nd*ic*i 式中 nd---电机转速 nd=60f/p*(1-S) i---调速装置输出/输入转速比 i=nT/nB=1- ST iC ---机械传动装置的转速比 故 n=60f/p *(1-S) *iC* (1- ST) 式中 f---电机用电频率 HZ; P---电机极对数 对; S---电机转差率; ST---调速装置转差率。 由此式可见,交流电机拖动的负载转速调节的途径有以下几种: 改变电机用电频率 f,如变频调速装置 改变电机极对数p,如变极调速 改变电机转差率 S,如定子调压调速,转子串电阻调速 改变调速装置转差率 ST, 液力偶合器调速:液力偶合器是一种应用很广的通用传动元件,它置于动力机与工作机之间传递动力。其结构由对称分布的泵轮,涡轮以及主轴,外壳等组成,外壳与泵轮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其作用是防止工作液体外溢,输入轴(与泵轮固定连接)与输出轴(与涡轮固定连接)分别与动力机和工作机相连接,泵轮与涡轮均为具有径向直叶片的叶轮,由泵轮和涡轮的具有叶片的凹腔部分所形成的圆环状空腔称为工作腔,供工作液体在其中循环流动,传递动力进行工作。在液力偶合器被动力机带动运转时,存在于液力偶合器腔体内的工作液体,受泵轮的搅动即随泵轮做圆周(牵连)运动,同时又对泵轮作相对运动。由于旋转运动的离心力作用,液流就以很高的速度和压强并沿着叶片表面与工作腔外环所构成的流道作向心流动。即涡轮得到泵轮传递来的能量而进行旋转运动,从而可以带动工作机转动,又由于调速型液力偶合器功能需要,其工作腔内有可以调整油液液面高度的勺管,调整勺管的插入深度,就可以改变液力偶合器的输出转速,从而改变工作机的转速,达到调速的目的。 由其工作原理可知,液力偶合器调速是机械装置,改变其输出转速不需要改变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