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体会 语文口语交际教学中的主体——学生 以来觉得每个单元的口语交际成为了教学难点,很多时候,明明设计一节课的时间完成一个口语交际内容,但往往不到二十分钟就结束了,因为学生总是讲不出什么有实质性意义的东西。但是,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又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参加了培训后,我反思自己的教学,觉得以后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要创设“敢说”的氛围 由于生活环境和语言环境的影响,一些学生胆小、害羞,没有当众大胆、清楚表达的习惯和胆量,并且我们这里都是山区学生,从小用方言说话,给学习规范化的语言,培养表达能力造成了障碍。因此,教师应把创设良好的语言氛围,大胆地让学生的嘴巴动起来,培养和训练学生敢于表达放在首 位 。 2.要把“讲”的权 力还 给学生。 长 期 以来,语文课堂 只 是教师的“讲坛 ”,学生习惯了做忠 实听众。在听 讲和繁 琐 的一问 一答 中,学生慢 慢 地丢 失 了说的欲 望 ,说的能力、口语交际的能力可 想 而 知 了。要真 正 解 放学生的嘴巴,就要树立 正 确 的语文教学观 ,淡 化语文教师的表演 欲 ,从兴 趣 、情 感 的激 活入 手 ,培养学生的表现 欲 。 3.要保 护 学生口语交际的自尊 心、自信 心。 一要在课堂 上 建 立 平 等 、信 任、和谐 的师生关 系 。教师要认 识 并尊重学生作为一个人所应有的权利、尊严、个性特长、思维与说话方式,要给学生一种感觉:口语交际课是我们自己的,是轻松的、自主的、愉悦的。同时,教师还要认识到:学生是处于发展中的人,是一个正在成长的过程,因而每个学生都是等待开垦的金矿,有着发展的可能和潜力。但要理解学生身上存在的不足,在课堂教学中要少一些批评,多一些表扬,把相信人人能成功进行口语交际的期望传达给每个学生。教师还要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可以作为一个听众、朋友而不是一个威严的法官,与学生一起聊天、讨论,进行没有心灵距离的开放式的交流。二是要处理好学生之间的关系,营造一个轻松的、积极的班级口语交际环境。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显然是不可忽视的教育因素。如果一个学生在说话时,其 它 学生冷 眼 旁 观 、窃 窃 私 语甚 至在做 小 动 作,那 么 有几 个学生能顺 利、轻松地 完 成口语交际,可能连最 后 的一丝 勇 气 都会 消 失 。所以要鼓 励 学生学会 交往 ,学会 合 作。既要学会 清 楚 明 白 地 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