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两首(《赠刘景文》、《山行》) 教学目的 1、会认 10个生字。会写 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 3、背诵课文以外的古诗。 教学重点 理解诗句,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感悟诗歌的韵味和意境的美好。 教学难点 理解诗句,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感悟诗歌的韵味和意境的美好。 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及媒体资源播放 教学用具 字母卡片、媒体资源(动画、PPT、视频)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师:今天,我们学习两首古诗。(板书:古诗两首)。第一首是《赠刘景文》,第二首是《山行)》。这两首古诗从不同的侧面表现了秋天的美丽。 二、学习《赠刘景文》 1、教师朗读或播放媒体资源范读课文。 2、学生将不认识的生字作标记。 3、作者用了几种事物、几种颜色来表现秋天,请把它们划出来。 三、学生自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1、学生自读课文,找出课文中要求认读的生字,自读。 2、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读。 (1)教师范读、学生跟读、小组轮流读。 (2)学生拼读,互相纠正。 (3)教师抽查学生拼读以上生字。 3、教师讲解重要的生字,学生书写。 (1)老师讲解重要的生字,帮助学生初步认识这些字的笔画、笔顺、结构、部首。 如:赠、擎、菊、残、橙、橘 (2)学生书写重点掌握的字,教师巡视。 (3)让学生到黑板上书写,其它同学到黑板批改。 四、课文讲解 1、学生自读全诗,并思考:这首诗写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 学生答,教师补充并板书:秋天 师:秋天的什么时候?你是怎么知道的? (提示:荷尽、菊残 霜枝——荷叶一般是夏天开放,秋天花都谢了。菊花一般是秋天开放,所以,有“秋菊”的说法。菊花都凋谢了,说明已是深秋。文中说“菊残犹有傲霜枝”,注意,霜是什么时候才有的?是天气很冷,气温降到零度以下才有,霜一般是深秋时节才有,所以有“秋霜”的说法。“霜降”是我国 24节气中的第 18个节气。霜降一般是在每年 10月 23日,它表示天气更冷了,就要进入冬天了。) 学生答,教师补充并板书:深秋 荷尽 菊残 霜枝 师:这首古诗是写深秋的景色,作者以荷败、菊残,写出了深秋时节的特征。 学生朗读第二句: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师:这里要注意两个字的书写,一个是“橙”字,一个是“橘”字。(学生书写) 师:到了深秋时节,花谢了,叶子也败了,可是,作者说这是一年的好景,作者为什么这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