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鸥,是诗人们常常用来抒发内心因漂泊无依而伤感的意象。 杜甫《旅夜书怀》“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诗人即景自况以抒悲怀,水天空阔,沙鸥飘零,人似沙鸥,转徙江湖。陆游《秋思》“利欲驱人万火牛,江湖浪迹一沙鸥。日长似岁闲方觉,事大如山醉亦休。”同样含有飘零之意。 阅读下面这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 【双调】沉醉东风 渔夫 白 朴 黄芦岸白蘋渡口 , 绿杨堤红蓼滩头。虽无刎颈交, 却有忘机友①。点秋江白鹭沙鸥。傲杀人间万户侯, 不识字烟波钓叟。 【注】①“忘机友”指与人友好相处的动物。 (1)“黄芦岸白蘋渡口, 绿杨堤红蓼滩头”两句描绘出一幅怎样的图景?(4分 ) ▲ ▲ ▲ (2)这首小 令 表 现 了 作 者 哪 些 情 感 ?作 者 运 用 了 哪 些 手 法 来 表 现 这些 感 情 ?请结 合 全 曲简 要 分 析 。(6 分 ) ▲ ▲ ▲ .(1)(4 分)该句通过黄芦、白蘋、绿杨、红蓼等自然景物(意象)(2 分)描绘出一幅五彩缤纷、绚丽多姿的田野风景图(2分)。 (2)(6分)第一问:这首小令表现了作者对自然生活的喜爱、对权贵的蔑视、对自由自在的隐居生活的向往。(写出一点得1分、两点得2分,写出任意两点即可。) 第二问:①情景交融。作者通过对五彩缤纷的自然景物和自由自在的白鹭沙鸥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渔夫(隐者)生活的向往。(2分)②对比。通过“刎颈交”与“忘机友”、“万户侯”与“钓叟”的态度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自然(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权贵的蔑视。(2分) 古诗文中常见意象详解 诗词鉴赏:古诗文中“海鸥”意象详解 《列子·黄帝篇》载,有人住在海边,与鸥鸟相亲相习。他的父亲知道了,要他把鸥鸟捉回去。他再去海边,海鸥便不飞近他了。海鸥本来是容易与人亲近的,但是,却因为人的心术不正破坏了与海鸥的关系。古诗中写海鸥,多是写人的生活与水鸟相亲,用以表达诗人欲与大自然相依相谐、淡泊宁静的内心世界。但是,如果海鸥不与人亲近,那就表示与人产生了隔阂。 王维《积雨辋川庄作》:“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 “野老”是作者自指,“争席”是用典:《庄子?杂篇?寓言》里记载,杨朱去见老子前,旅舍主人欢迎他,铺席请他坐下,其他客人给他让坐。他从老子处学了道理返回时,旅客们就不再给他让坐,而是与他争席了。“争席”表示与人没有隔膜。王维过着亦官亦隐的生活,辋川庄是他的别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