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规民用电池的常识 一.电压:两极间的电位差称为电池的电压。主要有标称(额定)电压、开路电压、充电终止(截止)电压和放电终止(截止)电压、实际电压等。电池刚出厂时,正负极之间的电势差称为电池的标称电压。标称电压由极板材料的电极电位和内部电解液的浓度决定。当环境温度、使用时间和工作状态变化时,单元电池的输出电压略有变化,此外,电池的输出电压与电池的剩余电量也有一定关系。 常用的电池标称电压有: ★磷酸铁锂(LiFePO4): 3.2V ★锂离子/锂聚合物(Li-ion/Lipo):3.7V ★锰酸锂(Li2MnO4): 3.7V ★三元材料(Ternary Material): 3.2V ★碱性碳性柱式(LR/R_P):1.5V ★碱性扣式(AG): 1.5V ★锂锰扣式柱式(CR) : 3.0V ★锂亚硫酰氯(ER) : 3.6V 电池刚充满电后的电压称为开路电压;蓄电池充足电时,极板上的活性物质已达到饱和状态,再继续充电,电池的电压也不会上升,此时的电压称为充电终止电压。实际测得的电池电压称为实际电压。 镍镉电池的充电终止电压为1.75~1.8V; 锂离子电池的充电终止电压为4.25V;镍氢电池的充电终止电压为1.5V; 锂聚合物电池的充电终止电压4.25V。 放电终止电压是指电池放电时允许的最低电压。如果电压低于放电终止电压后电池继续放电,电池两端电压会迅速下降,形成深度放电,这样,极板上形成的生成物在正常充电时就不易再恢复,从而影响电池的寿命。放电终止电压和放电率有关。放电电流直接影响放电终止电压。在规定的放电终止电压下,放电电流越大,电池的容量越小。 镍镉电池的放电终止电压一般在1.0V-1.1V; 锂离子电池的放电终止电压为3.0V 镍氢电池的放电终止电压一般规定为1V; 锂聚合物电池的放电终止电压3.0V 二,电流:蓄电池的充电电流通常用充电速率 C 表示,C 为蓄电池的标称(额定)容量。例如,用2A 电流对1Ah 电池充电,充电速率就是2C;同样地,用2A 电流对500mAh 电池充电,充电速率就是4C。 三,容量: 电池充足电后,在一定放电条件下,放至规定的终止电压时,电池放出的总容量称为电池的标称(额定)容量。电池的容量通常用Ah(安时)表示,1Ah 就是能在1A 的电流下放电1小时。单元电池内活性物质的数量决定单元电池含有的电荷量,而活性物质的含量则由电池使用的材料和体积决定,通常电池体积越大,容量越高。目前暂时因技术和成本安全等方面限制体积决定容量。 四,内阻:电池的内阻决定于极板的电阻和离子流的阻抗。在充放电过程中,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