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 业智能系统相关技术的研究 1 商业智能 1.1 商业智能概念的定义 商业智能的概念最早是Gartner Group 于1996 年提出来的。商业智能是由数据仓库、查询报表、数据分析、数据挖掘、数据备份和恢复等部分组成的、以帮助企业决策为目的的技术及其应用。商业智能所涉及的技术与应用,在 Gartner Group 命名之前就有,起初被称为经理信息系统 (E IS) ,在演化成商业智能之前叫决策支持系统 (DSS)。商业智能是数据库技术、OLAP(联机分析处理 Online Analytical Processing,简称 OLAP))技术、数据采集和迁移技术、网络技术、GUI技术、查询报表技术、统计学、人工智能、知识发现技术等理论和技术的综合运用,其核心内容是从许多来自企业不同的业务处理系统的数据中,提取出有用的数据,进行清理以保证数据的正确性,然后经过抽取(Extraction)、转换(Transformation)和装载(Load),即 E 几过程,整合到一个企业级的数据仓库里,从而得到企业信息的一个全局视图,利用合适的查询和分析工具、数据挖掘工具等对数据仓库里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形成信息,把信息提炼出辅助决策的知识,最后把知识呈现给管理者,为管理者的决策过程提供支持。 1.2 正确理解商业智能 商业智能应该是帮助企业提高决策能力和运营能力的概念、方法、过程以及软件的集合。对该定义的正确解释, 可以从四个层面展开。信息系统层面: 称为商业智能系统 ( BI Sys-t em) 的物理基础。表现为具有强大决策分析功能的单独的软件工具和面向特定应用领域的信息系统平台, 如 SCM、CRM、ERP。与事务型的 MIS 不同, 商业智能系统能提供分析、趋势预测等决策分析功能。数据分析层面: 是一系列算法、工具或模型。首先获取与所关心主题有关的高质量的数据或信息, 然后自动或人工参与使用具有分析功能的算法、工具或模型, 帮助人们分析信息、得出结论、形成假设、验证假设。知识发现层面: 与数据分析层面一样, 是一系列算法、工具或模型。将数据转变成信息, 而后通过发现, 将信息转变成知识; 或者直接将信息转变成知识。战略层面: 将信息或知识应用在提高决策能力和运营能力上; 企业建模等。商业智能的战略层面是利用多个数据源的信息以及应用经验和假设来提高企业决策能力的一组概念、方法和过程的集合。它通过对数据的获取、管理和分析, 为贯穿企业组织的各种人员提供信息, 以提高企业战略决策和战术决策能力。总之, 商业智能的目标是将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