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是以追求最大利润为目标,以多种金融负债和金融资产为经营对象,能够利用负债进行信用创造,全方位经营各类金融业务的综合性的、多功能的金融服务企业。 信用创造:是指商业银行通过吸收活期存款、发放贷款,从而增加银行的资金来源、扩大社会货币供应量。 资产管理理论:这种理论认为,由于银行资金的来源大多是吸收活期存款,提存的主动权在客户手中,银行管理起不了决定作用;但是银行掌握着资金运用的主动权,于是银行侧重于资产管理,争取在资产上协调流动性、安全性与盈利性问题。 负债管理理论:该理论认为,银行资金的流动性不仅可以通过强化资产管理获得,还可以通过灵活地调剂负债实现。 金融创新:是指在金融领域内对各种要素实行新的组合,也泛指金融体系和金融市场上出现的新的事物。 资产证券化:是银行将非市场化、信用质量相异的资产重新包装成新的流动性证券,亦即银行将贷款或应收款转换为可转让的证券的过程。 银行监管:是指政府和金融管理当局对商业银行进行包括开业管制、分支机构管制、业务管理、价格管制、资产负债控制等为主要内容的监控活动及制定相关的政策法规的总和。 存款成本:是指银行吸收存款所支付的费用,即利息支出和费用支出之和 核心资本:核心资本包括股本和公开储备。其中股本包括已经发行并全额缴付的普通股和永久性非累积的优先股;公开储备指以公开的形式,通过保留盈余和其他盈余而创造和增加的反映在资产负债表上的储备。 附属资本:附属资本包括非公开储备、重估储备、普通准备金、混合资本工具和长期附属债务。 债务资本:债务资本所有者的求偿权排在各类银行存款所有者之后,并且其原始期限较长。债务资本通常有资本票据和债券两类。 负债业务:指银行存款、借款等一切非资本性的债务,由存款负债、借入负债和结算中的负债构成。 资本充足度:资本充足度包括数量充足与结构合理两个方面的内容。 同业拆借,即银行相互之间的短期借款,主要用于临时性调剂资金头寸的需要,支持商业银行日常性的资金周转 转贴现借款是指商业银行在资金紧张、周转不畅的情况下,将已经贴现、但仍未到期的票据,交给其他商业银行或贴现机构进行转贴现以取得借款的方法。 转抵押,指商业银行在资金紧张、中央银行控制很严、周转不畅时,也可以通过抵押的方式,向其他同业银行取得资金。 再贴现,指经营票据贴现业务的商业银行将其买入的未到期的贴现汇票向中央银行再次申请贴现,也称间接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