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部高等学校的发展史,就是这所大学的精神成长史、文化成长史。华中农业大学将校史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有机结合,通过校史教育铸造大学文化的内核,丰富了校园文化的内涵,强化了师生对大学文化与精神的认同,提升了新时期弘扬大学精神的文化自觉,增强了师生立志成才、服务“三农”的责任感与使命感。让历史的足音成为奋进的鼓点——华中农业大学通过校史教育铸造大学文化内核“勤读力耕肩重任,立己达人图自强。”华中农业大学将校史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有机结合,以此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抓手,通过校史教育铸造大学文化的内核,进行了有益探索和积极实践,取得了良好效果。多年来,学校建设了一批校史教育载体,开展了一系列校史教育活动,形成了校史教育的长效机制,通过校史教育实践,强化了师生对于学校文化的价值认同,提升了师生弘扬大学精神的文化自觉,丰富了校园文化的内涵,增强了师生立志成才、服务“三农”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弦歌不绝,宏扬“耕读”精神一部高等学校的发展史,就是这所大学的精神成长史、文化成长史。“耕读”精神可以说是华中农业大学成长的清晰脉络。华中农业大学肇端于 1898 年清政府湖广总督张之洞创办的湖北农务学堂,是中国近代高等农业教育的重要起点之一。建校之初,张之洞就提出了“知行合一,手脑并用”的办学理念;抗日战争时期西迁鄂西山区,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坚持办学,总结提出了“耕读”的办学精神;解放后亦经历了曲折的发展历程,提出了“勤读苦耕”的办学要求。但建校 112 年来,该校屡经搬迁分合,几乎没有留下完整的校史记录,在现今校园内,很难看到一百余年的校史遗存。2为了发挥校史资源在培育和弘扬大学文化、大学精神方面的独特作用,该校提出要站在新的时代高度审视学校的发展历程,挖掘校史资源,创新校史教育载体,把校史教育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抓手。用校史教育凝练大学精神,铸造大学文化内核,提升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通过对大学文化理念与大学精神进行系统总结和凝练,着力推进弘扬“耕读”精神的“价值内化”;通过对校史进行全面深入的挖掘和整理,着力推进弘扬“耕读”精神的“资源深化”;通过对校史教育活动的精心策划和组织实施,着力促进“耕读”精神的“实践转化”,形成“人人为校史自豪,个个为校史添彩”的校园文化氛围。修编校史,夯实资源基础在实践中,学校通过修编校史,夯实校史教育的资源基础。学校借百年校庆之机,成立校史编辑委员会,组织专班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