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兼容化讨论的开题报告一、讨论背景及意义《中国图书馆分类法》是中国图书馆事业进展的重要基础工程之一。自 20 世纪 50 年代建立以来,经过多次修订完善,已成为我国图书馆界最为普遍使用的分类工具之一。然而,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图书馆收藏的资源类型和数量日益增多,不同分类法间的互换性越来越成为图书馆进展的一个重要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近年来我国图书馆权威机构开始提倡“分类法兼容”的思想,即通过讨论不同分类法之间的关系,寻找它们之间的交集和互补,以逐步实现不同分类法之间的转换和融合。因此,对《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的兼容性进行讨论,对于推动图书馆事业现代化,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具有重要意义。二、讨论内容1. 讨论《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的体系结构和分类原则,探讨其分类方式的优缺点;2. 对比讨论其他国际知名图书馆分类法,如美国图书馆分类法、国际十进分类法等,找出它们与《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的异同点;3. 应用计算机技术分析各个分类法之间的关系,找出它们之间的重叠和差异;4. 找到各个分类法之间的相互转换和融合途径,探究如何实现多种分类法的兼容性。三、讨论方法本讨论将采纳文献资料法、案例分析法、问卷调查法和计算机技术法相结合的讨论方法。通过文献资料法和案例分析法,猎取各个分类法的分类原则和应用实践;通过问卷调查法,了解图书馆用户的需求和意见反馈;通过计算机技术,实现对各个分类法之间的关系进行量化分析。四、预期成果本讨论将得出:1. 对《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的体系结构和分类原则的深化理解和认识;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2. 对比分析《中国图书馆分类法》与其他国际知名图书馆分类法的异同点,为实现分类法兼容奠定理论基础;3. 基于计算机技术的分类法关系分析,实现分类法之间的量化比较和交叉验证;4. 提出多种分类法兼容的实施途径和建议,为图书馆实现多分类法切换和融合提供科学依据。五、讨论计划2024 年 6 月-7 月:选题与文献资料搜集;2024 年 8 月-9 月:问卷设计和调查;2024 年 10 月-11 月:数据整理和计算机技术分析;2024 年 12 月-2024 年 1 月:编写讨论报告和论文;2024 年 2 月-3 月:论文修改和答辩准备。六、参考文献1. 周萌萌. 《图书馆分类法兼容讨论》[D]. 吉林大学, 2024.2. 梁胜. 《图书馆分类法兼容问题的调查讨论》[J]. 大众图书馆, 2024(05):30-31.3. 李仙. 《图书馆分类法兼容问题初探》[J]. 情报资料工作, 2024(04):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