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基础知识(1)开普勒第一定律:所有的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椭圆,太阳处在所有椭圆的一个焦点上.(2)开普勒第二定律:对于每一个行星而言,太阳和行星的连线在相等的时间内扫过的面积相等.(3)开普勒第三定律:所有行星的轨道的半长轴的三次方跟公转周期的二次方的比值都相等.(1)内容:宇宙间的一切物体都是互相吸引的,两个物体间的引力大小,跟它们的质量的乘积成正比,跟它们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2)公式:F=Gm1m2r 2,其中G=6.67×10−11 N⋅m2/kg2,称为为有引力恒量。(3)适用条件:严格地说公式只适用于质点间的相互作用,当两个物体间的距离远远大于物体本身的大小时,公式也可近似使用,但此时 r 应为两物体重心间的距离.对于均匀的球体,r 是两球心间的距离. 注意:万有引力定律把地面上的运动与天体运动统一起来,是自然界中最普遍的规律之一,式中引力恒量G 的物理意义是:G 在数值上等于质量均为 1 千克的两个质点相距 1 米时相互作用的万有引力.三、万有引力和重力重力是万有引力产生的,由于地球的自转,因而地球表面的物体随地球自转时需要向心力.重力实际上是万有引力的一个分力.另一个分力就是物体随地球自转时需要的向心力,如图所示,由于纬度的变化,物体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 F 向不断变化,因而表面物体的重力随纬度的变化而变化,即重力加速度 g 随纬度变化而变化,从赤道到两极逐渐增大.通常的计算中因重力和万有引力相差不大,而认为两者相等,即m2g=Gm1m2r 2,g=GM/r2常用来计算星球表面重力加速度的大小,在地球的同一纬度处,g 随物体离地面高度的增大而减小,即 gh=GM/(r+h)2,比较得 gh=(rr+h )2·g在赤道处,物体的万有引力分解为两个分力 F 向和 m2g 刚好在一条直线上,则有F=F 向+m2g,所以 m2g=F 一 F 向=Gm1m2r 2-m2Rω 自2因地球目转角速度很小 Gm1m2r 2»m2Rω 自2,所以 m2g=Gm1m2r 2假设地球自转加快,即 ω 自变大,由 m2g=Gm1m2r 2-m2Rω 自2知物体的重力将变小,当 Gm1m2r 2=m2Rω 自2时,m2g=0,此时地球上物体无重力,但是它要求地球自转的角速度 ω 自=,比现在地球自转角速度要大得多.设天体表面重力加速度为 g,天体半径为 R,由 mg=得 g=,由此推得两个不同天体表面重力加速度的关系为五.天体质量和密度的计算 原理:天体对它的卫星(或行星)的引力就是卫星绕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 G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