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三峡移民的文化适应讨论——以山东曲阜移民安置点为例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和意义随着三峡工程的建设,为了保护环境和生态,转移人口成为重要任务。在这个过程中,广阔的移民群体需要适应新的生活环境和文化背景。山东曲阜移民安置点作为三峡工程重要的移民安置点之一,是全国知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其在文化方面所具有的独特性,为讨论移民的文化适应提供了重要的素材和讨论场所。本讨论旨在通过对曲阜移民安置点的实地调查,分析移民在文化适应方面遇到的问题,并提出相关解决方案,为其他移民安置点的文化适应问题提供参考。二、讨论内容和方法1. 讨论内容本讨论将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曲阜移民安置点文化特点与移民文化适应的关系。(2)曲阜移民对新生活环境的适应能力及其影响因素分析。(3)曲阜移民的社会交往及其影响因素分析。(4)曲阜移民的文化浸润和创新。2. 讨论方法本讨论将采纳以下几种方式进行实证讨论:(1)问卷调查法:对曲阜移民进行问卷调查,以收集移民的文化适应情况以及影响因素等信息。(2)深度访谈法:通过对个别移民的深化访谈,深化探究移民在文化适应方面的真实体验和感受。(3)文献法:阅读有关文献资料,了解曲阜移民安置点的历史和文化特点,为本次讨论提供背景参考。三、预期讨论成果及创新1. 预期讨论成果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1)揭示曲阜移民在文化适应方面的困境,以及解决这些困境的有效途径。(2)为其他移民安置点提供文化适应方面的可行经验和借鉴。2. 讨论创新(1)全面深化探究山东曲阜移民安置点文化适应问题,并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2)充分发挥文化地理学讨论方法的优势,从地理环境、人文历史、文化符号、社会空间和居民感受等多方面进行深化剖析。四、进度安排本讨论将根据以下顺序进行:(1)文献调研和资料整合(2 个月)。(2)开展实地调查和问卷调查(3 个月)。(3)深化访谈移民,探究移民适应问题(2 个月)。(4)数据分析和论文撰写(3 个月)。(5)论文修改和定稿(1 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