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3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掌握由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求生成物(或反应物)质量的原理与方法;2.掌握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步骤和书写格式;3.了解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常见题型;4.了解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常用关系式。学习重点: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步骤要完整,格式要规范,以及常见的各种类型。一、预习导学案:1: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步骤是什么?(1)设:(2)写:(3)求:(4)列:(5)答:2: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注意事项:(1)纳入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物质质量一定是纯量。若不是纯量,一定要转换为纯量。其转换关系为:纯量=不纯量×=不纯量×。(2)计算单位要统一。必须是质量单位,如果是气体体积单位必须根据密度换算成质量单位,(因为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是质量比)。转换关系为:质量=密度×。二、课堂导学案:(二)、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四种类型:1、已知反应物的质量求生成物的质量;2、已知生成物的质量求反应物的质量;3、已知一种反应物的质量求另一种反应物的质量;4、已知一种生成物的质量求另一种生成物的质量;(三)、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三要领”、“三关键”、和注意事项:1、三要领:(1)步骤要完整;(2)格式要规范;(3)得数要准确。2、三关键:(1)书写化学式要准确;(2)方程式要配平;(3)相对分子质量计算要准确。3、注意事项:(1)纳入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物质质量一定是纯量。若不是纯量,一定要转换为纯量。其转换关系为:纯量=不纯量×纯度=不纯量x×(1-杂质%)(2)计算单位要统一。必须是质量单位,如果是气体体积单位必须根据密度换算成质量单位。转换关系为:质量质量=密度X体积体积=-----密度三、当堂检测案:1、取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15.5克,放入一大试管中加热,反应完全后,称残余固体质量为10.7克。求生成氧气多少克?同时也能生成氯化钾多少克?例3、实验室用纯度为80%的不纯锌粒81.25g和足量的稀盐酸反应制取氢气,最多可制得氢气多少克?(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Zn+2HCl==ZnCl2+H2↑)例4、某同学要收集4瓶氢气,每瓶200ml,若用锌粒与稀硫酸反应(Zn+H2SO4=ZnSO4+H2↑)来制取。则需要锌多少克?(氢气的密度为0.09g/L)课后训练:例1:含杂质质量分数为5%的锌粒6.84克,与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Zn+H2SO4=ZnSO4+H2↑)可生成氢气多少克?(杂质不跟稀硫酸反应,在标准状况下,氢气的密度为0.09g/L。)例2:有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15克,加热使它完全反应,结果发现试管内固体物质为10.2克,试回答:(1)生成多少克氧气?(2)充分反应后,试管内含有那些固体物质?其质量分别为少克?学后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