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九年级物理“电荷、电流、电压电阻”测试题(15、16章)班级姓名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8分)1、摩擦起电的实质是()A.转移正电荷的过程.B.使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C.电子和质子同时转移的过程.D.创造电荷的过程.两个物体相互擦的时候,2、有甲、乙、丙、丁四个带电小球,已知甲和乙互相吸引,丙和丁互相吸引,甲和丙互相排斥,丙球带负电,则()A.甲带正电.B.乙无法确定C.丁带正电.D.乙带负电3、关于导体的电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长导线的电阻一定比短导线的电阻大B.粗导线的电阻一定比细导线的电阻大C.铜导线的电阻一定比铁导线的电阻大D.导线电阻的大小是由它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共同决定的4.在通常情况下,均属于导体的是()A.人体;海水;干木材B.橡胶;铁钉;陶瓷C.硬币;石墨;铜块D.水银;塑料;盐酸5.一个验电器的两个金属箔片因带电现时张开,则这两个金属箔片一定()A带正电B带负电C带异种电荷D带同种电荷6.小颖同学在使用电压表时,发现电压表的指针向没有刻度的方向偏转,关于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的分析正确的是()A.电压表的量程选择太大B.电压表的量程选择太小C.电压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了D.电压表串联在被测电路中7.在如图1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6V,开关闭合后,L1、L2均不发光。用电压表逐段测量,结果是:Uab=0V,Uad=6V,Ubc=0V,Ucd=6V。由此可以判断此电路的故障可能是()A.电路的aL1b部分发生断路B.电路的aL2c部分发生断路C.电源部分发生短路D.电路的c经滑动变阻器至d部分发生断路8.如图2,L是灯泡,且两灯均均发光,“○”处可以连接电流表、电压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电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a为电流表,b为电压表,c为电流表B.a为电压表,b为电压表,c为电流表C.a为电流表,b为电流表,c为电压表D.a为电流表,b为电流表,c为电流表9.家用白炽灯的灯丝烧断后,若把灯丝小心地搭在一起,我们会发现灯泡将比以前更亮,这是因为搭好的灯丝的电阻()A.变大了B.变小了C.没有变化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10.教室里投影仪的光源是强光灯泡,发光时必须用风扇给予降温.为了保证灯泡不被烧坏,要求:带动风扇的电动机启动后,灯泡才能发光;风扇不转,灯泡不能发光.则在下图所示的四个电路图中符合要求的是11在如图4(a)所示电路中,当闭合开关后,两个电压表指针偏转均如图4(b)所示,则电阻R1和R2两端的电压分别为A.5.6V1.4VB.7V1.4VC.1.4V7VD.1.4V5.6V12.如图5所示,当开关闭合时,发现电压表示数为零,灯L1不亮,灯L2亮。下列几种故障中,可能的是()A.灯L1的灯座短路B.灯L1灯丝断了C.灯L2的灯座短路D.灯L2灯丝断了13.如图6所示,电源电压一定。关于电路的工作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只闭合S1时,两只灯泡是串联的B、若先闭合S1,再闭合S2,电压表读数不变、电流表读数变大C、若电压表和电流表位置对调,闭合S1、S2后,则两表都被烧坏D、若灯L1被短路,闭合S1、S2后,则灯L1、灯L2都不亮,电流表损坏14.小明按如图7所示的电路进行实验,当开关闭合后,V1和V2的指针位置完全一样,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A.可能L1开路B.可能L2短路C.可能V1和V2所选量程不相同,L1断路D.可能V1和V2所选量程不相同,电路各处完好15.一段铜线的电阻为R,两端电压为U,通过电流强度为I,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R由铜线的长度和横截面积决定B.R的大小与U有关C.铜线的电阻对电流通过有阻碍作用D.R的大小与I无关16.两个电阻值完全相等的电阻,若并联后的总电阻是10欧姆,则将它们串联的总电阻是[]A.5欧姆B.10欧姆C.20欧姆D.40欧姆17.一条导线的电阻是R,把它对折分成等长的两段后,再把这两段并联起来使用,这时电阻是[]A.R/4B.R/2C.R/2D.4R18.4个电阻,电阻值都是R,把它们并联起来,总电阻是[]A.4RB.R/4C.4/RD.2R19.两条长度相等、截面积不等的同种材料制成的电阻丝,串联在电路中,则粗电阻丝[]A.电流强度较大B.电流强度较小C.电压较大D.电压较小6.下面四对并联电阻,总电阻最小的是[]A.两个4ΩB.一个4Ω,一个6ΩC.一个1Ω,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