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护理常规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 5 岁以下儿童,可引起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疱疹,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个别重症患儿如果病情发展快,导致死亡。【临床表现】(一)普通病例表现。急性起病,发热,口腔粘膜出现散在疱疹,手、足和臀部出现斑丘疹、疱疹,疱疹周围可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症状。部分病例仅表现为皮疹或疱疹性咽峡炎。多在一周内痊愈,预后良好。部分病例皮疹表现不典型,如:单一部位或仅表现为斑丘疹。(二)重症病例表现。少数病例(尤其是小于 3 岁者)病情进展迅速,在发病 1-5 天左右出现脑膜炎、脑炎(以脑干脑炎最为凶险)、脑脊髓炎、肺水肿、循环障碍等,极少数病例病情危重,可致死亡,存活病例可留有后遗症。神经系统表现:精神差、嗜睡、易惊、头痛、呕吐、谵妄甚至昏迷;肢体抖动,肌阵挛、眼球震颤、共济失调、眼球运动障碍;无力或急性弛缓性麻痹;惊厥。查体可见脑膜刺激征,腱反射减弱或消失,巴氏征等病理征阳性。呼吸系统表现:呼吸浅促、呼吸困难或节律改变,口唇紫绀,咳嗽,咳白色、粉红色或血性泡沫样痰液;肺部可闻及湿啰音或痰鸣音。循环系统表现:面色苍灰、皮肤花纹、四肢发凉,指(趾)发绀;出冷汗;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延长。心率增快或减慢,脉搏浅速或减弱甚至消失;血压升高或下降。【治疗原则】手足口病的治疗原则主要为对症治疗。【护理评估】有无手足口病接触史。评估生命体征、皮肤皮疹、神经、呼吸、循环系统的表现。实验室检查。【护理问题】体温过高感染的危险舒适的改变有窒息的危险(或呼吸道受阻)有受伤的危险【护理措施】按儿科一般护理常规和感染科疾病护理常规护理。接触者应注意消毒隔离,避免交叉感染。一、普通手足口病患儿护理(一)皮肤疱疹护理疱疹较小者,应注意保持皮肤清洁,避免破损;出现疱疹破溃者可先用 0.25%安尔碘进行消毒,而后涂抹利巴韦林软膏预防感染。静脉穿刺时,应注意避开手、足有疱疹的部位。(二)口腔护理1、勤喂水,以使口腔保持清洁湿润,并达到清洗口腔的目的。2、出现口腔溃疡,可涂抹碘甘油、双料喉风散或喷利巴韦林喷剂等药物;合并有细菌感染,可用 3%双氧水和生理盐水清洗后,局部涂抹上述药物,以减轻患儿痛苦,促进溃疡面愈合。(三)饮食护理给予清淡、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禁食生冷、辛辣等刺激性食物;食物温度不宜过高,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