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乐教与政治——从亚里士多德对柏拉图批判的角度来看的开题报告本篇开题报告将探讨乐教与政治之间的关系,从亚里士多德对柏拉图批判的角度来分析这一问题。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哲学家,与柏拉图是同代人,他与柏拉图的思想有很大的不同之处,尤其是在政治哲学方面。柏拉图主张通过哲学来建立理想的政治制度,而亚里士多德则认为人类社会是多元的,没有一种理想的政治制度适用于所有人。在亚里士多德看来,乐教是影响政治的重要力量。他认为,人类社会离不开道德和文化的教化,并且这种教化必须通过乐教来实现。乐教是指通过音乐、舞蹈、诗歌、戏剧等文艺形式来传达人类价值观和道德法律规范。乐教的目的是让人们内在地感受到美和善,从而形成自我约束、自我完善的道德情操。亚里士多德认为,政治制度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实现人类的幸福,而幸福是建立在美德基础上的。因此,乐教在政治中的作用不可忽视。然而,在柏拉图看来,乐教是弊大于利的。他认为,乐教过于注重美感和情感,容易导致人类感性本能的发挥,而忽视了人类理性的思考和理解。柏拉图认为,人类社会需要的是一种理性的教育,从而在人们的思维和行为中形成一种完整而有序的系统。这种理性的教育必须由哲学来实现,完全排除了乐教的作用。因此,从亚里士多德对柏拉图的批判可以看出,乐教与政治之间的关系有诸多争议。虽然乐教能够促进人类道德情操的提高,但也容易使人类感性和情感本能太过强大,影响人类理性思考和行为。同时,政治的目的是为了人类的幸福,这需要基于道德和美德的基础上实现,乐教可以为实现这一目标发挥作用。因此,需要在乐教和政治之间做出权衡和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