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整流部分的结构是三相桥式电路,如图 1 所示。图 1 整流器电路图ea、eb、ec为等值沟通系统的工频基波正弦相电动势,图 2 整流侧电压波形(a)为 m、n 点对中性点的电位,(b)为直流侧电压 ud,(c)为触发脉冲。图(a)中 C1 为自然换向点,角度 α 为延迟触发角,即晶闸管开始导通的角度;μ 为叠弧角(换向角),即电流从一相换到另一相的时间。定义熄弧延迟角为 δ,δ=α+μ。理想直流侧空载电压为(1)换向引起的压降可用等值换向电阻Rcr代替,可以计算出直流侧电压平均值为(2)图 3 整流侧外特性随 α 增大,直流侧电压减小。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图 4 逆变器电路图逆变器和整流器的原理接线图相同,根据式(1),若延迟触发角 α 为 90°时,cosα=0 直流侧电压为 0,当 α>90°时,直流侧电压为负值,变流器做逆变运行,为方便起见,定义 β=180°-α,为超前触发角。设逆变侧直流空载电压为 Vd0i,则(3),考虑换向角 μ 的存在,用 Rci 作为逆变侧等值换向电阻,作为逆变侧换向引起的压降,则直流侧电压为(4)定义超前熄弧角(也叫关断角)为 γ,γ=π-δ=π-α-μ=β-μ。直流输电的接线原理简图:图 5 直流输电原理简图直流输电等效电路图:图 6 直流输电等效电路图其中 α 为整流器延迟触发角;β 为逆变器的超前触发角;γ 为逆变器熄弧角;Vd0r和 Vd0i分别为整流侧和逆变侧的无相控理想空载直流电压;Rcr和 Rci分别为整流和逆变侧的等值换相电阻,等效了换向损失的电压,但不是真正意义的电阻,不消耗有功功率。RL为直流线路电阻。换向压降是由于变压器漏感产生的。根据式(2)和式(4)及图 6 中的电压方向可得: (5) (6)参考高压直流输电原理一书,可以得到(7)根据图 6 及整流逆变原理,从整流侧流向逆变侧的稳态直流电流为:(8)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或(9)式中 αr 和 βi 分别是整流侧延迟触发角和逆变侧超前触发角,γi 为逆变侧超前熄弧角。由(8)(9)式可知,改变 αr 和 βi 或 γi 可调节直流电流。正常运行条件下,整流侧采纳定电流控制,主要是由于功率的变化取决于直流电流 Id的变化,且整流逆变两站均要装设定电流控制,逆变站装设的目的是当 Id下降过多时,协助其快速恢复正常。使整流器运行于恒电流状态,控制传输功率的稳定;根据式(6)可得控制特性曲线图 7 整流侧控制特性随 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