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低内隐自尊初中生社会接纳与排斥条件下的注意偏向开题报告一、讨论背景与意义内隐自尊是一个人对自己价值和能力的内在认知评价,它不同于表面上的自我评价,通常被认为是一个人真正的自我概念。低内隐自尊意味着个体对自己的价值和能力认知较低,容易受到社会环境中的否定评价和排斥。尤其是在初中阶段,学生的内隐自尊处于形成和巩固的关键时期,社会接纳与排斥的影响也更加显著。因此,本讨论旨在探讨初中生低内隐自尊状态下对社会评价的注意偏向,为提高学生的自尊和促进心理健康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二、讨论内容与方法本讨论采纳问卷调查和行为实验相结合的方式,分别测量参加者的内隐自尊水平、社会评价注意偏向和执行控制功能。具体步骤包括:(1)招募低内隐自尊初中生 30 人作为实验组,同龄段高内隐自尊者 30 人作为对比组;(2)在问卷中测量参加者的内隐自尊和个人相关变量;(3)使用事件相关电位(ERP)技术测量参加者在社会评价任务中的注意偏向;(4)分析数据并探究低内隐自尊者对社会评价的注意偏向以及执行控制功能是否介导注意偏向的影响。三、预期结果估计低内隐自尊初中生在社会评价任务中会表现出对负面评价的更强的注意偏向,而高内隐自尊者则不会存在明显的注意偏向。同时,执行控制功能在注意偏向中发挥了一定的介导作用,具体表现为内在控制能力较高的个体对于外界干扰的抑制能力也较强。四、讨论意义本讨论将有助于揭示低内隐自尊初中生在社会评价中的特别心理过程,深化探究注意偏向和执行控制的相互作用机制,为心理健康教育和干预提供理论和实践借鉴。同时,对于促进社会公正和降低人际冲突也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