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来源】五加科植物三七的干燥根和根茎 。【产地】主产于云南文山、西畴,广西田阳靖西、百色等地。多系栽培,以云南产者为地道药材。【采收加工】第 3-4 年开花前或冬季果熟后采挖,以花前期采收质量佳。采收除去茎叶、泥土,剪下芦头、侧根及须根,曝晒至半干,反复揉搓,以后每天边晒边搓,待全干后放入麻袋内撞至表面光滑即可。剪下的芦头、侧根、须根晒干后,分别称为“剪口”、“筋条”、“绒根”。【性状鉴别】:三七被称之为“铜皮铁骨”。铜皮:指药材的外皮呈灰黄色,似金属铜的颜色;铁骨:指药材体重而坚实不易折断。三七外形略呈纺锤形或类圆锥形。表面灰黄或灰棕色,常有蜡样光泽,顶端有瘤状突起;质坚实,击碎后皮部与木部常分离。横切面灰绿色、黄绿色或灰白色,皮部有细小棕色树脂道;气微,味苦而后微甜。附注 三七价格较昂贵,伪品较多,主要有:① 姜科植物莪术的根茎雕刻而成。② 五加科植物大叶三七的根茎。“竹节三七”③ 落葵科植物藤三七的块茎。④ 姜科植物高良姜的根茎,仿造三七的外形,用颜料酸性大红并掺了适量墨汁进行染色加工而成。“血三七”⑤ 姜科植物姜三七的根茎。⑥ 豆科植物绵三七的块根。⑦ 以楝科植物苦楝树和冬青科植物熊胆木的叶,经煎煮所得提取液加入木薯粉,精心搓捏而成,然后置黄泥粉中搓滚。附注 1、三七以“头数”论好坏。每斤能称的三七个数,称为多少“头”,“头”数越少价越高,质量越好。 但据当地人称,目前由于过度追求个大,滥用化肥,有的三七只有十多头,但木心大,质量欠佳。2、菊科植物菊三七的根茎,民间习称“土三七”。本品有止血作用,与三七相似。冬虫夏草【来源】:麦角菌科真菌冬虫夏草菌寄生在蝙蝠蛾科昆虫越冬幼虫体上的子座及幼虫尸体的干燥复合体。【产地】:主产于四川、西藏、青海等省区。甘肃、云南、贵州等省亦产。【采收加工】夏初子座出土、孢子未发散时挖取,晒至六七成干,除去似纤维状的附着物及杂质,晒干或低温干燥。 【性状鉴定】:它由虫体与从虫体头部长出的真菌子座相连而成。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1.虫体似蚕;表面深黄色至黄棕色,有 20~30 条环纹,近头部环纹较细;全身有足 8 对,中部 4 对较明显。2.质脆,易折断,断面略平坦,淡黄白色。3.子座细长圆柱形;表面深棕色至棕褐色,有细纵皱纹,上部稍膨大;质柔韧,断面纤维状,类白色。4.气微腥,味微苦。化学成分:含核苷类:如腺苷等;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