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宁夏地质工作的思考宁夏地矿局宋新华地质工作是经济社会发展重要的先行性、基础性工作,服务于经济社会的各个方面。做好宁夏地质工作,对于宁夏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具有重要意义。1宁夏地质工作现状1.1几十年的地质工作成就宁夏的地质工作,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自治区成立以来,地质勘查和科学研究成就显著,为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基础地质方面,先后完成了全区1∶50万—1∶35万地质矿产系列图、1∶20万区域地质调查;完成了全区1:25万区域地质图、完成了基本覆盖全区大部分基岩区的1:5万区域地质调查;完成了全区1:20万重力测量、宁夏东南部1:100万航磁测量;部分完成宁夏1:20万、1:10万或1:5万航磁测量,部分完成了全区1:20万化探扫面和1:5万化探测量;完成了宁夏地质与矿产资源数据库建设。编制了陕甘宁成煤区成矿远景区划、宁夏煤炭资源远景调查、宁夏区域地质志、宁夏矿产资源及利用图、宁夏成矿区(带)研究报告、宁夏及邻区1∶20万地质图、宁夏矿产资源系列图,开展了宁夏矿产资源研究。在矿产勘查方面,截止目前全区已发现各类矿种65种,其中能源矿产8种,金属矿产8种,冶金辅助原料非金属矿产9种,化工原料非金属矿产10种,建筑原料及其他非金属矿产28种,水矿产2种;已经探明具有一定资源储量的有31种,其中能源矿产3种,黑色金属矿产1种(铁),有色金属矿产2种(铜、镁),贵金属矿产1种(金),冶金辅助原料非金属矿产6种,化工原料非金属矿产4种,建材和其它非金属矿产12种,水气矿产2种;发现矿产地357处,其中大型矿床75个,中型矿床108个,小型矿床174个。累计发现煤炭保有资源储量约303亿吨,预测资源量1055亿多吨;石膏保有资源储量25亿吨,预测资源量526亿余吨硅石保有资源储量4105万吨,预测资源量213亿余吨;水泥用石灰岩保有资源储量48142万吨,预测资源量71亿多吨;冶镁白云岩保有资源储量2630万吨,预测资源量5亿余吨。几十年的工作成就,不仅为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资源保障,而且为后续地质工作的开展提供了重要地质依据。1.2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为过去所取得的成就欢欣鼓舞的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宁夏的地质工作现状与国家“立足国内开发利用资源,提高地质找矿能力,缓解资源瓶颈制约,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保障”的要求相比,与宁夏社会经济跨越式发展的总体要求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宁夏的地质工作还有许多事要做。历史上,在全国地质工作鼎盛时期,宁夏地质工作主要投放在先前归属宁夏自治区的阿拉善左旗(现划归内蒙古自治区)境内,而在今天的宁夏境内开展的地质工作却相对较少。由于多方面的原因,现在宁夏的地质工作还存在许多不足。主要表现为:(1)基础地质研究不够。包括岩浆作用、变质作用、构造变形在内的大陆动力学机制依然不清。贺兰山中段、香山西缘、月亮山等重要地质构造带和成矿带的基岩出露区还没有开展1:5万区域地质调查工作;(2)矿产勘查工作深度普遍较浅,全区地质勘查深度主要集中在300米以浅,而对300米以深的情况知之甚少;(3)一些地区尚属找矿工作空白区。譬如,由于新生界覆盖,贺兰山西麓、卫宁北山北麓和西麓、西吉盆地等成矿有利地区的地质工作开展程度远不能满足工作的需要(4)广义的环境地质工作刚刚起步,在许多领域我们的工作尚属空白。(5)由于受到地质找矿大环境的影响,结合地区优势矿产开展勘查的工作显得薄弱。2当前制约地质工作发展的主要因素2.1地勘改革步履艰难,功能定位模棱两可地勘单位改革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把地质工作分为公益性和商业性两类,并分体运行是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改革的方向无疑是正确的。但地勘单位改革已经进行了20多年,进展缓慢。对公益性地勘单位来说,理应是以充分完成公益性地质工作为己任,但现实的情况是,有不少所谓的公益性地勘单位在做公益性地质工作的同时,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更多地在务商业性地质工作之实。问题是公益性地勘单位的资源和能力毕竟是有限的,把一定的资源和能力投放在商业性地质工作之上就意味着对公益性地质工作的部分懈怠,对其充分完成好公益性地质工作不利。而对商业性地勘单位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