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山东理工大学《采矿学》课程设计题 目:某地下铁矿采矿方法设计 学 院: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班 级: 学 号: 姓 名:指导 老师: 张军 课程设计时间:2024 年 7 月 1 日~7 月 19 日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序论一.课程设计目的未来矿山企业的总工程师──矿物资源工程专业的学生,无论是在勘探设计单位承担矿山设计任务,还是在科研院所从事专业科研开发事业,或者在生产企业进行专业技术与行政管理工作,对于地下开采起主导作用的采矿方法,都必须具有正确选择设计采矿方法的知识和能力。本次课程设计是在学习了相关专业基础和专业课程的基础上,通过设计,得到专业工程设计基本能力的初步训练,为毕业设计及今后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打下基础。也是对同学们以前所学知识掌握与运用能力的检验。 采矿方法课程设计,要求同学们在给定基础资料的基础上,通过翻阅专业参考书和相关文献,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确定技术方案,掌握正确的步骤和内容,进行必要的科学计算,并运用法律规范的技术语言(法律规范的图纸及说明书)将设计意图及设计结果表达出来。二.课程设计任务1.设计任务:某地下矿山采矿方法设计2.设计要求:①根据所给地质资料及开采技术条件选择合适的采矿方法;②设计确定所选采矿方法的各类结构参数;③设计确定所选采矿方法的各种技术经济指标;④绘制采矿方法标准方案图;⑤编写采矿方法设计说明书(A4 纸)。三.课程设计题目某铁矿走向长 500m 左右,倾斜延伸 260~570m;矿体走向为西段 NE 向、中部 EW 向、东段 NE 向,倾向 SE,倾角 20°~40°;矿体埋深 370~590m,平均厚度 14.14m;密度 3.84g/cm3,平均品位 51.88%;矿体形态呈似层状、扁豆状,具分枝复合膨缩现象。四.课程设计方式学生按设计大纲要求,根据设计题目条件综合应用《采矿学》所学知识,每个人独立完成一份课程设计。设计者之间可以讨论、借鉴,但不得相互抄袭,疑难问题可与指导老师共同讨论解决。本课程设计要求方案进行技术分析与经济比较。第一章 矿床地质与开采技术条件1、矿体特征 矿体主要由探矿天井和穿脉控制,勘探网度为 50×50m,即中段高度 50m,穿脉间距 50m,其间穿插一些脉外天井,勘探程度在 C 级以上。某铁矿走向长 500m 左右,倾斜延伸 260~570m;矿体走向为西段 NE 向、中部 EW 向、东段 NE 向,倾向 SE,倾角 20°~40°;矿体埋深370~590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