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第一章 概述1.试从多个方面比较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的主要优缺点。电路交换:端对端通信质量因约定了通信资源获得可靠保障,对连续传送大量数据效率高。报文交换:无须预约传输带宽,动态逐段利用传输带宽对突发式数据通信效率高,通信迅速。分组交换:具有报文交换之高效、迅速的要点,且各分组小,路由灵活,网络生存性能好。2.小写和大写开头的英文名字 internet 和 Internet 在意思上有何重要区别?小写(互联网或互连网):通用名词,泛指由多个计算机网络互连而成的网络;大写(因特网):专用名词,特指采纳 TCP/IP 协议的互联网络。 区别:后者实际上是前者的双向应用。3.网络协议的三个要素是什么?各有什么含义?网络协议:为进行网络中的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或约定。 语法:即数据与控制信息的结构或格式。语义:即需要发出何种控制信息,完成何种动作以及做出何种响应。同步:即事件实现顺序的详细说明。4.论述具有五层协议的网络体系结构的要点,包括各层的主要功能。物理层:透明地传送比特流;确定连接电缆插头的定义及连接法。数据链路层:在两个相邻结点间的线路上无差错地传送以帧(frame)为单位的数据。网络层:选择合适的路由,使发送站的运输层所传下来的分组能够正确无误地根据地址找到目的站,并交付给目的站的运输层。运输层:向上一层的进行通信的两个进程之间提供一个可靠的端到端服务,使它们看不见运输层以下的数据通信的细节。应用层:直接为用户的应用进程提供服务。 第二章 物理层1.物理层要解决哪些问题?物理层的主要特点是什么?要解决的问题:1.尽可能地屏蔽掉物理设备和传输媒体,通信手段的不同,只考虑完成本层的协议和服务;2.物理连接的建立、维持和释放问题;3.在两个相邻系统之间唯一地标识数据电路。物理层的主要特点:1.至今没有按 OSI 的抽象模型制定一套新的物理层协议,沿用已存在的物理规程,将物理层确定为描述与传输媒体接口的机械,电气,功能和规程特性。2.由于物理连接的方式很多,传输媒体的种类也很多,因此,具体的物理协议相当复杂。2.物理层的接口有哪几个方面的特性?个包含些什么内容? 机械特性:明接口所用的接线器的形状和尺寸、引线数目和排列、固定和锁定装置等等。电气特性:指明在接口电缆的各条线上出现的电压的范围。功能特性:指明某条线上出现的某一电平的电压表示何意。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规程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