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ABP 的护理一、常规护理:1、球囊导管的固定:缝合固定股动脉穿刺点及氦气管之 Y 形处;用宽约 5cm、长 20-30cm 的大敷贴沿大腿纵向固定,再以蝶形胶布固定于大腿上,防止管路沿大腿皮肤成隧道状被意外拉出。2、观察反搏效果:(1) 循环改善:皮肤、面色渐红润;鼻尖、额头及肢体末端转暖;中心静脉压、肺动脉压下降;尿量增多。(2) 心泵有力:舒张压、收缩压回升(前者高于后者);平均动脉压回升;心排血量回升;正性肌力药用量减少。3、观察心电图变化:(1)正确选择电极片粘贴的部位,并牢固固定,避免脱落或接触不良。⑵ 连接一个“R〃波向上的最佳 ECG 导联确保 QRS 波幅〉0.5mv°〈0.5mV 不能有效触发球囊周期性启动。(3) 密观心律、率变化。检测心率、律,及时发现并预防心动过速或心动过缓或严重心律紊乱以免影响球囊反搏效果甚至停搏(〉150bpm或<50bpm,球囊反搏无效)。4、球囊导管的护理:(1) 通过心电监护系统每小时记录 IABP 动力学数值,并观察是否与心率同步,反搏图形是否正常、规律。压力曲线不良时考虑:A 球囊中心管腔是否堵塞;B 压力换能器的位置应放在患者腋中线的水平 C 球囊管各连接系统连接不良。(2) 打开报警开关。(3) 观察心电图的改变,防止心电图改变或电极片脱落引起 R 波触发障碍。(4)密切监测心律、心率,防止心律、率失常引起反搏比例不当。(5)防止导管移位、打折、断开,引起球囊放气障碍。(6) 观察有顽固性低反搏压(排除患者因素);置管外侧管道内有血液流出,发生上述两中情况,证明球囊漏气或破裂,应及时报告医生,应立即停止 IABP,马上行撤管处理,如有必要协助医生更换新管再行置入。(7) 仔细阅读反搏机的使用说明书,熟悉预警系统:包括触发、漏气、导管位置、驱动装置、低反搏压、气源不足以及系统报警等。5、抗凝治疗的监测及护理:(1) 观察有无出血现象:血尿、黑便、皮肤瘀斑、齿龈出血、针眼及创面渗血;带有气管插管或切开的患者,吸出痰液的颜色;各种引流管:如胃管、尿管及其它胸引或腹引的颜色。(2)抗凝治疗后有无血小板减少及出血倾向:监测凝血酶原激活时间ACT(正常 70-130S),维持在正常的 1.5—23 倍;复査血常规。6、足背动脉的监测及护理,预防血栓形成:(1) 检查下肢动脉搏动,确定足背动脉搏动处,并在皮肤上做标记,观察皮肤的颜色、温度及感觉等变化并与对侧比较。要求 1 次/h.—旦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处理(可用 IABP 机器设备的超声多普勒下肢血流监测装置,辅助监测下肢血流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