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实验三归结原理

实验三归结原理_第1页
1/25
实验三归结原理_第2页
2/25
实验三归结原理_第3页
3/25
《 人工智能 》 实验大作业 实验题目: 归结原理 专业 信息与计算科学 年级 091001 姓名 马昊 学号 091001106 指导老师 时华 日 期 2012-12-5 实验三 归结原理 一、实验目的 在本实验中,主要熟悉和掌握归结原理的基本思想和基本方法,通过实验培养了我们利用逻辑方法表示知识,并掌握采用机器推理来进行问题求解的基本方法。 二、实验要求 1.熟悉归结原理的基本思想和归结否证的步骤; 2.本实验 JAV A 语言编程实现实验内容; 3.利用所学的知识及实验结果,来完成实验报告的各项内容。 三、实验背景知识 归结原理是一种推理规则。从谓词公式转化为子句集的过程中看出,在子句集中子句之间是合取关系,其中只要有一个子句不可满足,则子句集就不可满足。若一个子句集中包含空子句,则这个子句集一定是不可满足的。归结原理就是基于这一认识提出来的。 他的原理就是: P->Q,Q->R 则 P->R 由于 P->Q 就是 ¬P∨Q 而 Q->R 就是 ¬Q∨R 所以,他相当于将Q 和 ¬Q合并。也就是说, P∨{∑1} 与 ~P∨{∑2} 可以归结为 {∑1}∨{∑2} 其中∑1,∑2是文字的集合归结否证包含以下步骤: (1) 把前提或公理转换成子句形式; (2) 把求证目标的否定的子句形式加到公理集合中; (3) 对所有这些子句进行归结,产生它们的逻辑结果子句; (4) 用产生空子句的方法来得出矛盾; (5) 否定目标的否证在用于产生空子句的代换下为真。 如何把前提或公理化为子句形式是进行归结的前提,其过程包含如下步骤: (1)消去蕴涵符号 用~ P∨Q 替换 P→Q (2)减少否定符号的辖域 每个否定符号~ 最多只作用在一个谓词符号上 (3)对变量标准化 每个变量仅受一个量词作用 (4)消去存在量词 若存在量词前没有全称量词,则直接消去;否则,要Skolem。化。 (5)化为前束范式 前束范式:一个公式,如果量词均非否定地出现在公式 最前面,其辖域延伸到整个公式的末尾,且在公式中仅含有联结词~ ,∨,∧,则称此种形式为前束范式。 前束范式 = (前缀) (母式) (6)化母式为合取范式 (7)消去全称量词 (8)消去连接词符号∧ 用{A,B}替代(A∧B) (9)将分离的变元归一化 四、实验内容 1 .问题描述:四对夫妇中,王结婚时,周送了礼;周和钱是同一排球队的队员;李的爱人是陈的爱人的表哥;陈夫妇与邻居吵架时,徐、周、吴的爱人都去助战;李、徐、周结婚前住在同一宿...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实验三归结原理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