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阅读案例《富士康事件的前前后后》,我们从发人深省的“跳楼门”中看到——在 IPHONE,IPAD 风靡全球、热销大卖的背后,写满了中国代工企业的血泪和辛酸。 一、时代背景与代工角色的必然性 近 20 年间,中国一跃成为了全世界最大的制造工厂。由于人工成本低廉,招商引资条件优厚, 欧美,日,韩及香港台湾纷纷将产业链的最末端 --- 加工,组装及制造环节转移至中国以谋求利润的最大化。代工模式逐渐在中国经济发展中占据了重要地位。富士康2008 年出口总额达556 亿美元,占中国大陆出口总额的3.9%,连续7 年雄踞大陆出口200 强榜首;不能不承认,作为发展中国家雄起的最初时期,“中国制造”确实拉 动 了生 产力 ,解 决 了大量 的就 业和温 饱 问 题 ,成为一条经济发展的“必经之 路 ”。 但 近几 年来 ,中国代工产业走 入 了瓶 颈 阶 段 ,其 利润日益 微 薄 ,或 陷 入 越 做 越 亏 损 的泥 潭 ,企业的生 存 受 到了前所 未 有 的威 胁 。原 因 有 二 : 其 一,国内 劳 动 力 、能源 等 成本的增 加直 接导 致 了代工企业生 产成本的增 加;各 国的自 主 品 牌 公 司 也 因 此 将目 光 投 向 越 南 ,缅 甸 ,印 度等 国家以追 求更 低的生 产成本。其 二 ,中国代工企业身 处 产业链末端,不是 设 计 者 创 造者 ,缺 乏 核 心 知 识 产权 ;不是 销售 者 ,不接 触 消 费 者 ;仅 是 充 当 了毫 无 话 语 权 的制造者 ,并 且 只是 代工者 。授 权 企业掌 握 了完 全的主 导 权 ,将代工企业的利润空 间挤 压 到极 致 。富士康的悲剧 就 是 苹 果 公 司 凭 借 品 牌 和技 术 优势 ,利用 全球范 围 内 的要素 整 合 能力 最大限 度 攫 取 利益 的结 果 。 中国的代工企业陷 入 了巨 大的危 机 中,不但 自 身 垂 死 挣 扎 ,还 一并 将以代工模式为主 导 的中国制造业也 拖 入 了依 赖 和被 动 的局 面 中。在这 样 一个 不容 乐 观 的现 实中,我们将由内 及外 的来 分 析 全球最大的电 子 产品 代工企业 --- 富士康的种 种 管 理 问 题 ,并 且 提 出相 应 的建 议 。 二 、富士康事件内 因 分 析 1.缺 乏 以人为本的企业文 化 深圳 富士康有 一个 美好 的企业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