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对外汉语教学的阶段论 第一节 阶段划分的基本原理 一 阶段划分的依据 一个熟练使用汉语的人所具有的汉语知识和言语能力是综合的、立体的、全方位的。目前人们对汉语本身的认识还谈不上有多么深入全面,更谈不上对人脑里的汉语知识和言语能力有多么具体的认识,当然不可能让不会汉语的人一下子就能掌握并能使用汉语。我们只有根据目前对汉语知识和人学习使用语言规律的认识和经验,来选择有限的学习内容。就是这有限的内容,我们也不可能一股脑儿地教给学生要求他们掌握,也必须精心地对它们进行分析,理出一定的语言知识点和语言技能项目,再根据一定的教学对象和教学时间,选出最合适的教学内容。 选出的语言知识点和语言技能项目是否合适,首先要看它们是否适合学生学习和使用。学习汉语的学生是来自世界各地的,其母语和文化背景各不相同,各自学习语言的能力和原有的汉语水平也有差异,我们必须对学生的情况进行分析,根据学生的汉语水平把学生分成若干组或级,再为每一级学生选出适合他们的语言知识点和技能项目,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确定合适的教材,这样才能够使教学安排具有计划性和针对性。 对外汉语教学无论是从教学理论上说还是从教学实践的需要出发,都必须划分出不同的阶段。接下来的问题是,要分出多少个阶段才是合适的。从学生学习的角度说,划分出的阶段越多越细,就越能区分学生的个体差异,也就越便于因材施教。比如,来中国以前在本国已经学习了一个月汉语的学生和已经学习了三个月的学生,他们的汉语水平应该是有高低之分的,最好是把他们分在不同水平等级的班里。但在实际组织教学活动中,由于受到教学条件(如教室、教师人数等)的限制,或出于教学成本方面的考虑,一般不可能使进入同一个阶段班级的学生的汉语水平做到整齐划一。拿零起点班来说,设立这个班是假定进入这个班的学生都是一点儿也没学过汉语的,实际上有的学生在来中国以前已学了一个月或几个月的汉语,已经具有了一定的汉语基础,但他们的水平又达不到进入更高一级的要求,这样他们就只能进入零起点班。 当然对外汉语教学阶段划分并不是绝对的。语言知识点和技能项目排列的先后有些是经过研究排定的,有不少是根据教学经验排定的,还有些是可前可后的。每一阶段要求学习、掌握哪些知识点和技能项目,都有一定的可伸展的空间。学生从低一阶段进入高一阶段最终是要看他是否掌握了他所在阶段要求掌握的知识点和技能项目。学生们学习语言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