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教学理论与实践 声韵调 轻声 儿化 变调 语调(停顿、重音、句调等) 1.以示范与模仿为主,语音理论指点为辅。 忌盲目模仿,要在理解基础上模仿,并将机械性训练与有意义的训练相结合。 机械性训练—领读、齐读、个别读、听写等。 有意义的训练—提供一些有意义的音节、短语、成语、俗语或日常用语等。 2.由易到难,循序渐进。 不一定要按照《汉语拼音方案》的次序去教。 如教声母可先教zcs 再教zhchsh; 教单元音可由 i 带出 ü; 教声调可先教第一声和第四声,再教第二声和第四声; 3.突出重点、难点,有的放矢。 根据教学对象特点以及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总结难点进行针对性重点教学。 4.营造轻松活跃的课堂气氛,同时对学生的发音严格把关,并将课堂教音与课外纠音相结合。 语音是基础,一旦语音缺陷成为习惯,以后就很难纠正,要注重语音阶段教学。 教师不要模仿和放大学生的错误发音,一方面出于尊重,另一方面也出于尽量减少对学生的错误刺激; 同时忌讳对学生的错误发音揪住不放,课堂上反复纠正,这样紧张的气氛不能让学生放松,也不利于更好地发音。 三、教学难点与技巧 (一)声母 1.送气与不送气音 不送气塞音 b/d/g 不送气塞擦音 j/z/zh 送气塞音 p/t/k 送气塞擦音 q/c/ch 错误举例: 害怕 他 开始 次 迟到 起床 害爸 搭 该始 字 直到 几床 (1)理论讲解:发音部位相同,发音方法接近,只是发音时吐气强弱不同。 一般送气音的时间长度是不送气音的两倍以上。 (2)气息感应法 用纸条或手掌放在嘴边,体会气流的强弱。 3)拼合法 把送气音处理为:不送气+h+韵母 b+ha pa 如教pa,先让学生以较强的气流发 ha,再与b 相拼,注意韵母要选用不是 i 开头的韵母。 (4)语音对比练习 送气与不送气音是能区别意义的独立的音位,提供成对、有意义的语料进行听说练习让学生更能加深印象。 对比词语: 饱了-跑了 对了-退了 肚子-兔子 干活-看书 几点-起床 该走了-开走了 坐下-错误 字典-词典 住房-厨房 2.舌尖前后与舌面音 舌尖前 z/c/s 舌尖后 zh/ch/sh 舌面音 j /q/ x 错误举例: 洗澡 多少 宿舍 洗脚 多小 宿系 (1)理论讲解:发音方法相同,发音部位接近。 (2)手势展示法 (3)对比感知法 可从“一只”开始,让学生体会发 i 时舌面大部分上举贴近上颚,而发“只”时舌体收缩,舌尖要往硬腭一触; 从 i 到 j,只要舌面往上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