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 广 播 电 视 部 门 体制改革的思考 为应对入世后的国际竞争和外部环境的变化,继湖南、上海、北京等地组建广电集团之后,12月 6日,中国最大的新闻集团中国广播影视集团正式挂牌成立。随着我国广播电视部门体制改革步伐的加快,必须要求广播电视运行机制的变革。所以,在加快集团化发展的今天,我们需要重新审视我国广播电视的运行机制。 一、我国广播电视业存在的问题 从 1998年起,国家对包括广播电视部门在内的大多数事业单位的拨款逐渐减少,直至让这些事业单位自收自支。这意味着广播电视将靠经营收入、靠市场去生存和发展。然而,目前我国广播电视行业仍然是行政事业体制与市场化运作双轨运行。在计划经济的运行机制与市场经济环境之间存在着错位问题,并因此经常相互冲突。如同改革前的国有大中型企业一样,广播电视全行业普遍存在体制不顺、机制不活、效率不高、竞争力不强的问题。这种传统的行政事业型运行机制既不能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需要,又不利于调动广播电视从业人员的积极性。 一是体制不顺。尽管近些年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但是各级广播电视部门并没有突破体制障碍,还是集机关、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体制于一身。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广播电视改革的深入,自身的体制缺陷越来越突出。由于体制不顺,宏观政策环境与事业的发展需求也不配套。大部分广播电视部门目前仍执行的是全额预算管理体制,收入、支出、分配受到很大的限制。不用说与国外媒体竞争,就是与国内异质媒体竞争也存在先天不足。 二是实力不强。全国有电视台 200多家。在数量上,我国比欧美 12个发达国家电视台的总量还要多。但我们的大多数电视台规模小,而且条块分割、地域分割,各自为战,形不成合力。 三是管理落后。小而全的生产方式导致小农经济的管理方式。粗放的管理与现代化传媒的运作要求之间存在突出矛盾。节目生产成本高、浪费大、效益差。许多电台、电视台缺少现代管理所必需的运行机制,既无法实现生产资源的合理配臵和优化组合,又不利于专业制作水平的提高和专业人才的培养。许多广播电视部门普遍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成本核算,一方面广播电视发展资金严重不足,另一方面广播电视资源又严重地浪费。 广播电视快速发展的黄金时代已经过去,天上(卫视)地下(有线电视)的竞争日趋激烈。加入 WTO后,参与国际媒体的竞争已是不可回避的问题。提升竞争力、发展广播电视生产力是我国广播电视部门面临的迫切任务。广播电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