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五四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项目申请

五四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项目申请_第1页
1/4
五四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项目申请_第2页
2/4
五四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项目申请_第3页
3/4
五四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项目申请 加快农牧区劳动力转移就业切实增加农牧民收入——xxxx农牧区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的几点思考 加快农村牧区劳动力转移就业是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迫切需要,也是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促进城乡统筹、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近年来,为了全面做好农村牧区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xxxx 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快农村牧区劳动力转移就业,有效地促进农牧民增收。 一、xxxx 农村牧区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基本情况 xxxx 总人口 7.14 万人,其中农村牧区人口 4.41 万人,占全旗总人口的 62%,农村牧区劳动力资源 2.19 万人,占农牧区人口的 50%。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农牧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农牧区富余劳动力将与日俱增,农牧区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任务相当繁重。近年来,我旗通过龙头带、民营安、个人创、往外输、政府推的举措,推进农牧区劳动力转移就业全面、协调、稳定发展。同时,加强了对旗、苏木镇、村三级劳务输出工作的组织领导,制定了“中长期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发展规划”,开发适合农牧区劳动力的就业服务项目,在旗就业服务局建立了旗就业服务大厅,在 XX 市、XX 省等劳务输出人员比较多的地区,建立了劳务输出工作站,全面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2003—2006 年,全旗 累计转移农牧区劳动力 9036 人,其中就地转移 2267 人,异地转移 6769 人,人均打工年收入 5300 元,仅打工一项农牧民人均增收 440 元,占农牧民纯收入的 12%,农牧区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成为增加农牧民收入的有效途径。 二、农牧区劳动力转移就业中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来,尽管我旗在农牧区劳动力转移就业方面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 ㈠、思想观念陈旧。目前,我旗相当一部分农牧民以农为本的小生产观念和故土难离的旧思想依然存在,恋土守土意识比较浓厚。 ㈡、农牧区劳动力转移就业稳定性较差。由于受土地制度、进城就业政策环境等因素的制约,农牧区劳动力外出务工主要是“候鸟式”流动,即平时在外务工,农忙时则回到农村,未真正演变为“迁徙式”就业。 ㈢、技术性、智力型转移就业虽有所增加,但是以“苦力型”为主的基本格局还没有根本性转变。从文化程度看,农牧民工流动就业人群中,初中以下文化程度所占比例高达 80%,高中文化程度占 15%,中专以上文化程度占 5%。农牧民工...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五四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项目申请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