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原理课程大纲与教学实施方案数据库原理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软件工程专业主干课程之一。系统地学习数据库原理,掌握数据库系统技术,从而能够适应从事复杂数据库系统研究、设计、开发与应用工作的需求,是对本计算机相关专业学生的基本要求。数据库是数据管理的最新技术,是计算机软件与理论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是近年来计算机应用学科中一个非常活跃、发展迅速、应用广泛的领域。随着计算机应用的发展,数据库应用领域已从数据处理、信息管理、事务处理扩大到计算机辅助设计、人工智能、办公信息系统等新的应用领域。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数据库的建设规模、数据库信息量的大小和使用频度已经成为衡量这个国家信息化程度的重要标志。因此,数据库技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一、基本描述课程名称:数据库原理,或称作数据库系统原理,这些课程设置的基本知识单元大致是相同的,只是在侧重点和深度上有所不同。课程性质:本课程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和软件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核心课程,面向实际应用,它研究如何存储、使用和管理数据,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用性。随着计算机应用的发展,数据库应用领域已从数据处理、信息管理、事务处理扩大到计算机辅助设计、人工智能、办公信息系统等新的应用领域。同时,数据库应用渗透到工农业生产、商业、行政管理、科学研究、国防建设、工程技术等各个领域。基础知识:数据库原理课程与计算机组成原理、数据结构等前修课程有密切联系,更是数据库系统及应用,综合实训,毕业设计等后续课程的基础。数据库系统原理将涉及到计算机许多领域的知识和相关的应用,数据库原理课程与信息类相关课程有着极为紧密的关系,它是一门承前启后的课程。学时安排:本课程的讲授共52学时,两周的课程设计。由于本课程强调工程实践教学实施,可以考虑在两周的课程设计中以一个完整的软件项目开发过程来组织该课程的训练内容。教学定位:本课程工程型教学定位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从数据库系统外部结构的角度讲解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二是从数据库系统内部部结构的角度讲解数据库的运行机制和DBMS的工作原理。能力培养:该课程是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课程,主要培养学生如下几方面的能力。基础知识与技能:深入、透彻地领悟数据库系统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实现技术和应用技术,从而利用数据库完成复杂信息系统的设计和开发。团队协作的能力:充分理解数据库设计和开发中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具备个人工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的能力,以便开发高质量的数据库应用程序。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实践课程的学习,了解各种数据库的设计方法以及解决应用领域中特定问题的方法,熟悉数据库设计各个阶段的任务,熟练进行需求分析、概念结构设计、逻辑结构设计、物理机构设计、数据库实施和运行和维护,从而展示自己的数据库设计和应用能力。谈判与沟通能力:采用口头、书面以及图形等方式进行有效的沟通,清楚的表达技术问题以及其解决方法,具备倾听、说服和协商的能力。创新与发展能力:充分理解数据库技术的不断发展,积极探索新概念、新技术和新方法,并坚持不断的学习,了解数据库业界的最新技术和方法,使自己的专业能力与发展同步。主要特点:数据库原理课程具有抽象、复杂性等特征。为使学生深刻领会和理解数据库原理和设计的思想和方法,在教学中应该创造条件引入实际案例,将复杂抽象的概念用具体生动的开发案例进行诠释。此外,数据库是一门新技术和新方法不断涌现的新兴学科,在讲解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的同时,还应该讲授一些新技术和新方法,使学生在有限的学时内掌握比较先进实用的知识,这样既有助于开拓学生视野和培养创新意识,也可以很好地适应现代IT行业发展的需要。2.内容矩阵数据库原理内容矩阵如下表所示。数据库原理内容矩阵知识领域知识点掌握程度讲授学时(52)数据库系统数据了解4学时数据库理解数据库管理系统理解数据库管理技术发生和发展了解数据库系统特点理解数据模型数据模型要素了解概念模型理解4学时层次模型理解网状模型掌握关系模型掌握数据库系统结构数据库系统结构分类了解4学时数据库系统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