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物流配送中心选址问题分析> 1.绪论 1.1研究背景 现代物流的快速发展促进了配送中心的建设。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WTO的加入,市场竞争已越来越激烈,尤其是进入21世纪后,企业建立竞争优势的关键,已由节约原材料的“第一利润源泉”,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第二利润源泉”,转向建立高效的物流系统的“第三利润源泉”。在经济日益全球化的今天,现代物流作为第三种利润和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受到日益广泛的重视,并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国家政策的出台推动了现代配送中心的进程。商品物流配送自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在我国流通领域出现以来,因其能够适应社会化大生产专业化分工与协作的要求,减少流通环节、节约流通费用、加快商流和物流速度、实现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等特点,而受到政府主管部门和流通企业的广泛重视。国家已明确将发展商品物流配送作为深化流通领域营销方式改革、实现流通现代化的一项重要内容,并已列入国家流通产业发展政策。 在这两种因素的驱动下,国内许多行业部门纷纷建立配送中心。对于配送中心的研究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注意。国内外的物流实践证明,发展专业化、社会化的配送中心是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方向,也是我国传统储运业迎接国内外竞争挑战,向现代物流业转变的重要途径。在现代物流网络中,配送中心不仅执行一般的物流职能,而且越来越多地执行指挥调度、信息处理、作业优化等神经中枢的职能,是整个物流网络的灵魂所在。因此,发展现代化配送中心是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方向。 1.2 文献综述 国外对物流中心选址问题的研究已有 6 0 余年的历史,国内在这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只有 1 0 余年的历史,但也有许多学者对其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取得了较大的成果。国内外对各种类型物流中心的选址问题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形成了许多可行的模型和方法。归纳起来,这些物流配送中心选址方法可分为三类,包括应用连续型模型选择地点,应用离散型模型选择地点和应用德尔菲(Delphi)专家咨询法选择地点。 第一类方法认为物流配送中心的地点可以在平面上取任意点,代表性的方法是重心法。该方法不限于对特定的备选点的选择,灵活性较大,特别是在单个物流中心选址的应用中,已得到多数人的接受和认可。但是,由于这个地址可能位于河流、建筑物或其他无法实现的地点,实际上找到的最优地址往往很难实施。 第二类方法认为物流配送中心的备选地点是有限的几个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