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范仲淹有志于天下 范仲淹二岁而孤,母贫无靠,再适常山朱氏。既长,知其世家,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往往糜粥不充,日昃始食,遂大通六经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常自诵曰: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译文】 范仲淹二岁的时候死了父亲。母亲很穷,没有依靠。就改嫁到了常山的朱家。(范仲淹)长大以后,知道了自己的生世,含着眼泪告别母亲,离开去应天府的南都学舍读书。(他)白天、深夜都认真读书。五年中,竟然没有曾经脱去衣服上床睡觉。有时夜里感到昏昏欲睡,往往把水浇在脸上。(范仲淹)常常是白天苦读,什么也不吃,直到日头偏西才吃一点东西。就这样,他领悟了六经的主旨,后来又 立 下了造 福 天下的志向 。他常常自己讲 道:“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2、陈 蕃 愿 扫 除 天下 藩 年十 五,尝闲 处 一室 ,而庭 宇 芜 岁。父友 同 郡 薛 勤 来候之,谓 藩 曰:“孺 子 何 不洒 扫 以待 宾 客 ? ”藩 曰:“大丈 夫 处 世,当扫 除 天下,安 事 一室 乎 ? ”勤 知其有清 世志,甚 奇 之。 【译文】 陈 藩 十 五岁的时候,曾经独 自住 在一处 ,庭 院 以及 屋 舍十 分 杂 乱 。他父亲同 城 的朋 友 薛 勤 来拜 访 他,对 他说 :“小 伙 子 你 为 什么不整 理 打 扫 房 间 来迎 接 客 人 ? ”陈 藩 说 :“大丈 夫 处 理 事 情 ,应当以扫 除 天下的坏事 为 己任 。不能 在乎 一间 屋 子 的事 情 。”薛 勤 认为 他有让 世道澄 清 的志向 ,与 众 不同 。 3、班 超 投 笔 从 戎 班 超 字 仲升 ,扶 风 平 陵 人 ,徐 令 彪 之少 子 也。为 人 有大志,不修 细 节 。然内 孝 谨 ,居 家常执 勤 苦,不耻 劳 辱 。有口 辩 ,而涉 猎 书传 。永 平 五年。兄 固 被 召 诣 校 书郎 ,超 与 母随 至 洛 阳 。家贫,常为 官 佣 书以供 养 。久 劳 苦,尝辍 业 投 笔 叹 曰:“大丈 夫 无它 志略 ,犹 当效 傅 介 子 、张 骞 立 功 异 域 ,以取 封 侯 ,安 能 久 事 笔 研 间乎 ? ”左 右 皆 笑 之。超 曰:“小 子 安 知壮 士 志哉 ! ” 【译文】 班 超 为 人 有远 大的志向 ,不计 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