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综合实践课教学的策略初探 西安市雁塔区大雁塔小学 朱 隆 小学数学综合实践课教学的策略初探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增设‚实践与综合应用‛这种新的学习内容和形式,这是数学课程改革的一个突破,也是数学课程内容的一个亮点。数学综合实践课的教学是以数学学科为依据,注重数学学科与其它学科、学生生活、社会生活之间的整体联系,它以问题为中心,以活动为主要形式,以综合性学习内容和综合性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的综合性的发展,初步形成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综合实践课的教学必须考虑各个阶段学生身心发展和语言能力发展的特征,根据不同阶段学生的特点和不同学习内容,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整体提高。我们在教学实践中,深深体会到要提高数学综合实践课的教学效果,必须把握以下教学策略:一、明确教学目标是开展数学综合实践课教学的必要前提。 任何一次教学活动,都必须有明确的目标指向,这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前提。《标准》对数学综合实践课的教学提出了具体的目标要求,纵观目标内容,它主要体现了以下特性: 1、学科性。尽管数学综合实践课的教学涉及自然、美术、思品与生活等内容,但它首先是姓‚数‛,其落脚点在于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而不是主要为了让学生掌握其他学科和其他领域的知识。例如:以‚汽车中的数学问题‛为主题,让学生进行数学综合实践课的学习,尽管需要学生搜集、理解有关汽车的常识,或者让学生知道有关交通规则、安全防范措施等,但其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计算、理解、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而不是让学生获取有关汽车的知识。 2、综合性。从《标准》对各学段数学综合实践课教学的阶段目标的阐述上,我们可以看出这种综合性主要体现:在学习空间上,体现课堂学习与课外学习的有机整合;在学习内容上,体现自然、美术、思品与生活同数学课程内容的综合;在学习方式上,体现实践性学习、探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体验性学习等多种学习方式的综合。例如,在学过‚圆柱和圆锥‛的体积和表面积计算后,六年级教师便组织学生到环卫设计部门 和施工现场参观考察,并让学生实际测量一个圆柱形涵洞的长度和直径,计算其体积和表面积,再让学生思考下水道为何通常做成圆柱形而不是长方体形或正方体形?最后让学生进行交流讨论,评选最佳设计方案。这样的活动综合了测量、估算、计算以及如何运用数学思想方法进行比较选择,增强了学生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