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交通运输系统评价与决策第一节系统评价概述一个大型系统.它的开发、建造、运用是分阶段按一定步骤进行的。一般地。一个系统从规划到更新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见图10-1)。图10-1系统生命周期示意图而在每一个阶段,都要遵循系统工程响基本方和所谓系统工程的基本方法;利是把研究的对象当作系统来分析,把分析结果加以综合所产生的就是系统的设计,然后对这个系统进行反复的综合评价(见图10一2)。这样循环往复直到能有效地实现预定的目标为止。图10-2系统评价的意义由此可见,系统评价是系统方法中一项重要的、必不可少的工作。要想对系统有一个比较透彻的了解,进而对系统的这行实施有效的控制,就必须对系统进行正确的评价。交通运输系统评价主要包括2部分内容:①是对交通运输现状进行系统评价,从而对现实系统有一个全面灼了批,为系统调整和优化提供基础信息和思路;②是对交通运输建设项目进行系统评价,研究交通运输项目明可行与否以及效益大小,从而为最终决策提供辅助信息。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大系统中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它处于生产和消费的中间环节,是生产过程在流通领域里的继续,是社会再生产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与其它工业相比交通运输系统有两个突出的特点,即: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手段而非手段终极目的。交通运输的产品并不具有实体形态、共产品是实体(货物或旅客)和信息在时空四维域中的坐标变换。从直观上说,人们不会为了运输而运输。归根结底。交通运输只是为了实现某种目的的手段,而非目的本身。另外,交通运输的效益(包括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主要发生在系统之外。作为一个物质生产部门,交通不输必须讲求经济效益,否则,它就很难确保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但是,交通运输的职能是为整个社会经济大系统服务的,其外部效益远远超过了系统内部效益。由此可见,研究交通运输不能局限于交通运输本身,必须从社会共济系统出发人评价交通运输。系统开发系统建造系统运用系统更新分析综合评价系统要求系统设计第二节交通运输系统评价指标体系一、交通运输系统目标分析从交通运输的角度,我们可以将社会经济系统划分为三部分;政府部门、交通运输部门、交通运输服务对象。各部分的主要目标如下:(一)政府部门目标(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2)促进经济增长;(3)提高交通运输方便性;(4)加强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协作;(5)减少对生态环境的有害影响;(6)其它。(二)交通运输部门目标(1)降低交通运输成本;(2)增加交通运输收入;(3)减少资源消耗;(4)提高服务水平;(5)其它。(三)交通运输服务对象目标;(l)提高交通运输可靠性;(2)提高交通运输服务质量;(3)降低运价;(4)缩短交通运输时间;(5)其它。上述各个目标之间,不外乎以下3种关系(图10-3):(1)独立目标目标之间互不相关,某个目标的实现与否对其它目标无影响。实际上,这是一种理想状态,只有经过简化、近似才能满足。(2)互补目标各个目标互相补充;某个目标的实现有助于其它目标的实现。(3)对立目标各个目标互相对立,互相矛盾,某个目标的实现会带来其它目标的恶化。对于这种情况,只能采取折衷的方案,寻求一个使各方都满意的中间点。目标Ⅰ目标Ⅱ目标Ⅰ目标Ⅱ目标Ⅰ目标Ⅱ图10-3系统评价的意义二、交通运输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指标体系是指为了达到系统的目的,从系统众多的输出特性中选出的~整套衡量指标,在控制理论中,可以根据评价指标体系建立控制系统输出水平的标准值。评价指标体系具有评价标准和控制标准的双重功能。在制定评价指标中,必须具备以下三个必要条件:(1)可得性任何指标都应该是相对稳定的,可以通过一定的途径,一定的方法观察得到。社会经济系统是极其错综复杂的,并不是所有的现象都可以调查测量。任何易变、振荡、发散及无法把握的指标都不能列入评价指标体系。(2)可比性每一条指标都应该是确定的、可以比较的。所谓比较,包括三方面的含义,即指标可以在不同的方案间、不同的范围内、不同的时间点(或等长的时间间隔)上进行比较。(3)定量性评价指标体系的每一条指标都应定量。这是因为,客观现象十分复杂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