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定公文文种:批复有请示必有批复。一些大公司、大企业和联合体,往往领导层次较多,中下级机关经常向上级机关请示工作,这样上级机关就需要给予批复。[文体概念]批复是上级机关答复下级机关请示事项时使用的公文。它与指示不同:指示是上级机关主动行文,指示下级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做什么事情;批复是上级机关被动行文,对下级机关请示的问题作答复,指示下级机关应该如何做。它与批示也不同:批示的使用面较宽,上级看到一些材料或文件做。它与批示也不同:批示的使用面较宽,上级看到一些材料或文件,认为带有普遍性,就可以写批语下发,下发的范围也较广。批复的使用面较窄,只是根据请示的问题作答复,它与复函很近似,尤其是在写法上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复函一般不具备行政约束力,也不一定是上下级论文;批复则是上级对下级行文,具有较强的约束力。有时被请示的单位对某个问题不好回答,便责成其下属部门代为答复,这种情况应注明:“受 XX委托”或“经 XX同意”的字样。[使用范围]在企业机关中,批复的使用范围很广。它的使用范围与请示相对应,换句话说,请示有多大的使用范围,批复就有多大的使用范围。[分类情况]批复大体可分两种类型:一是阐释政策的批复;二是批准下级无权决定的问题的批复。前者如《财政部、轻工部关于卤井更新资金问题的批复》就带有很强的政策性。后者如《国务院关于同意辽宁省调整锦州市与锦西县行政区域界线给辽宁省人民政府的批复》[主要特点]批复的主要特点是针对性、及时性和指示性。批复是针对下级机关的请示而写的,下级请示什么问题,上级就批复什么问题,不能离开所请示的问题谈及其它,所答非所问;也不能含糊其辞、模棱两可,同意就是同意,不同意就是不同意。所以,它是公文针对性最强的一个文种。及时性是批复的另一个特点。批复请示件应当十分及时,因为下级有问题解决不了或无权解决,才向上级请示,有时所请示的问题非常紧迫,所以上级批复请示件要讲究及时性,否则就要误事。如果对请示的问题实在没有时间研究,应该先去函电告知请示单位,否则长期拖压,不予批复,超过一定时限,下级就会认为默许了。这将会给工作带来被动局面。所谓指示性,就是说上级对下级请示的批复,有一定权威性,下级必须照办,不允许顶着不办,这是民主集中制原则在公文处理中的反映。批复这种文种的指示性或指导性是比较突出的。[篇章结构]批复的篇章结构可分标题、主送单位、正文和落款四部分。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