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全科医学概论

全科医学概论_第1页
1/8
全科医学概论_第2页
2/8
全科医学概论_第3页
3/8
1 全科医学概论 绪 论 第一节 全科医学的国内外概况 一、全科医学简史: 在古代,医生在中国被称为“郎中”,在西方称之为“healer”,即医治者。由于对疾病的认识有限,医者往往需要较长时间守护在患者床前,通过对病人的大体了解和观察,结合自己的经验及书本知识对病情做出猜测和判断。治疗在于激发患者自身的调节系统,使之发生有利于健康的调整,其目的是协助患者“自愈”,治疗手段包括药物、针灸、按摩、放血等。 到了近代,通科医生为病人提供的服务即为通科医疗,20 世纪初期及以前,通科医疗是各国医疗界的主体,通科医生约占正式职业医生的80%左右。他们在居民居住的社区开展诊疗活动,经常到患者家中出诊,并为其家庭成员提供医疗咨询,熟悉患者的家庭情况,因此备受社区居民的欢迎和尊重。这种不分科的医疗服务形式可以看做是全科医学的原始形态,但它的局限性是不分科,医学研究难以深入。 到了 1910 年,美国学者 A.Flex ner 教授在走访了 175 家医学院后,对医学院落后的教育水平提出批评,率先提出了大学之理念应该专业化,极力主张加强生物医学的教育和研究,并肯定了集医、教、研于一体的新型教育模式。随之各种专业学会相继成立,专科医师培训项目陆续出台,专科医疗开始兴起。医院里有了先进的设备,又拥有经过严格训练、掌握了现代医学知识和技术的专科医生,吸引了大批患者,使得社区通科诊所一度被冷落,通科医疗逐渐衰退。至 1975 年,专科医生:全科医生= 4:1,与之前相反。 20 世纪 50 年代后期,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进程以及疾病谱的变化,民众感到就医不便及医疗照顾的不完整,通科医疗的重要性又重新受到重视,并被赋予新的内涵。医学界反应十分迅速,美国、加拿大及澳大利亚等国相继建立了全科医师学会,并将通科医生改称家庭医师(family phy sician),将全科医师提供的服务称为“家庭医疗”(family practice),将其赖以实践的知识基础称为“家庭医学”(family medicine),从此,一个新的二级学科建立。在美国,1969 年家庭医学被批准为第20 个医学专科,从此,全科医疗迈入专业化之列。 1977 年香港成立了全科医师院,为了改变人们对“通科医生”(general practitioner, GP)只通不专、缺乏专业训练的印象,将“general”的译文由“通”改为“全”,即全科医生,表示服务的全方位、全过程。 二、全科医学的发展是历史的必然 1.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健康和社会问题:①社会劳...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全科医学概论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