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八大中医操作理论知识护理

八大中医操作理论知识护理_第1页
1/9
八大中医操作理论知识护理_第2页
2/9
八大中医操作理论知识护理_第3页
3/9
1 八大中医操作理论知识 中医操作评估内容包括:主要临床表现、既往史、治疗部位皮肤情况、对疼痛的耐受程度、心理状况。用药患者须评估药物过敏史.患者体质等。 一、 艾条灸法 用纯净的艾绒卷成卷成圆柱状的艾卷,点燃后在穴位表面熏烤的一种操作技术。分温和灸、回旋灸、雀啄灸三种施灸方法。艾灸距离皮肤 2-5cm,每次艾灸时间 20-30分钟,其中温和灸每处 5-7分钟,雀啄灸每处 5分钟,回旋灸 20-30分钟。 1 、评估: (1 )当前主要症状、临床表现及既往史。 (2 )患者体质及艾条施灸处的皮肤情况。 (3 )对疼痛的耐受程度。 (4 )心理状况。 2、目标: (1)遵医嘱选择穴位,解除或缓解各种寒性病证如胃脘痛、风寒痹痛、月经不调等的临床症状。 (2)通过运用温通经络、调和气血、消肿散结、祛湿散寒、回阳救逆等法,以达到防病保健,治病强身的目的。 3、禁忌症: (1)凡属实热或阴虚发热者,不宜施灸。 (2)颜面部、大血管处、孕妇腹部及腰骶部不宜施灸。 4、告知: (1)治疗过程中局部皮肤可能出现烫伤情况; (2) 艾绒点燃后可出现较淡的中药燃烧气味; (3)治疗过程中局部皮肤产生烧灼 .热烫的感觉,应立即停止治疗; 2 (4)治疗过程局部皮肤可能出现水泡。 5、物品准备:治疗盘、艾条、火柴、弯盘、小口瓶、必要时备浴巾、屏风等。 6、护理及注意事项 (1)操作中要防止艾灰脱落灼伤皮肤或烧毁衣物。 (2)施灸后局部皮肤出现微红灼,属正常现象。如灸后出现小水泡时,无需要处理,可自行吸收。如水泡较大时,可用无菌注射器抽去泡内液体,覆盖消毒纱块,保持干燥,防止感染。 二、 拔罐法 拔罐法是以罐为工具,利用燃烧热力,排出罐内空气形成负压,使罐吸附在皮肤穴位上,造成局部淤血现象,达到温通经络、驱风散寒、消肿止痛、吸毒排脓为目的的一种操作技术。 1、 评估: (1)当前主要症状、临床表现及既往史。 (2)患者体质及实施 拔罐处的皮肤情况。 (3)心理状况。 2、 目标: (1) 缓解风寒湿痹而致的腰背酸痛、虚寒性咳喘等症状。 (2) 用于疮疡及毒蛇咬伤的急救排毒等。 3、 禁忌症: (1) 高热抽搐及凝血机制障碍者。 (2) 皮肤溃疡、水肿及大血管处。 (3) 孕妇腹部、腰骶部均不宜拔罐。 4、告知 (1)治疗过程中局部可能出现水泡; 3 (2) 由于罐内空气负压吸引的作用,局部皮肤会出现与罐口相当大小的紫红色瘀斑,数日后自然消失。 5...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八大中医操作理论知识护理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