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情境化教学模式》阶段性总结 布鲁姆曾说过:“成功的外语课堂教学应当在课内创设更多的情境,让学生有机会运用已学到的语言材料”。 英语教学质量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堂教学方法的选用。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是好奇心强、模仿性强、生性好动,有意注意持续时间相对较短。语言学习本身是较为单调枯燥的,而一味以教师讲、学生听这种教学形式,势必使学生学习兴趣荡然无存。实践证明,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是组织课堂活动最好的方法之一。情境教学法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具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功能、促进学生知识理解的功能和提高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功能。 自从研究《小学英语情境化教学模式》课题以来,我和组员周冬艳认真学习相关理论,以课堂为研究主阵地,把研究和教学真正结合起来,以研促教,把每堂课都看作研究课,课后及时,分享心得,切磋改进。回顾我们近阶段的课堂研究,总结如下: 一.实施方法 1 .教材中挖掘情境 人教版教材内容丰富,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关,涉及了问候,感谢,致歉、喜好、建议、祝愿、情感、等“语言功能”,以及个人情况、家庭与朋友、身体与健康、学校与日常生活、文体活动、节假日、饮食、服装、季节与天气、颜色、动物、数量、时间等相关话题内容。我们认真把握每单元话题及语用功能,努力挖掘教材情境,如:三上教材学习身体部位名词,图片呈现了一个“木偶”,新教材中强调语言的实践性与运用性,呈现了几个孩子一起“拼木偶”的活动,在真实的情境中使词汇富有了整体意义,自然学习词汇,学生学习兴趣颇浓。学习句型 How old are you ?I`m 6 years old.我们课本巧妙设计了Sarah `s brother “过生日”的情境,既有祝福,又有感谢。所以在情境中学习语言,语言不再是枯燥乏味的,而是富有生命力的。继而让学生学语言,用语言,学以致用,是有效的语言学习。 2.活动中体验情境 “如果学生可以看到它,触摸它,品尝它,听到和看到这个词,他就能学会说他和读它。”教师的每一次举手投足,抑扬顿挫,每一个细微的神态都决定了每一堂课的吸引力和投入率。教师会唱,会跳,会扬眉,会恼怒,学生自然会“乐从中生”。所以我在课堂上总是从视觉效应入手,坚持用英语组织教学,并辅之以动作,手势,声音等,努力营造英语氛围,激发学生强烈求知欲,通过实物,图片等直观教具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听说环境。如:我在教long ,short 时,通过动作比划、声音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