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生物研究性学习课题开展【摘要】:21世纪是生物的世纪,传统的课堂已经不能满足当代生物学习的需要,作为高中生物教师,我们应清醒地意识到仅局限于课堂的教学已难以突破。跳出书本,以其他方式来弥补传统课堂教学的不足尤为重要,生物教学更应该有“纸上得来终觉浅”的意识,充分发挥生物作为实验科学的优势,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研究能力。而研究性学习的开展就是一个很好的突破口。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自主采用研究性学习方式开展研究为基本的教学形式将大行其道,本文我将结合近年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的过程,得出经验教训,交流分享。【关键字】高中生物研究性学习课题开展高中生物正在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然而传统的填鸭式教学不仅让教师出现疲惫感,也让学生感觉了无兴趣。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为了让学生真正的爱生物,想学生物,不断的提高学生的发散思维、探究能力和动手能力,我校特地开展了高中生物研究性学习课程,课程的启动、课题的选择、课题的开展、课程的结题及交流与分享我都全程参与,在此过程中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兴趣和能力,也使我积累了经验。1.课程的启动参加本次研究性学习的学生总共48人,按照个人兴趣及特长对其进行分组:组别(人数)第一组(9人)第二组(7人)第三组(8人)第四组(7人)第五组(11人)第六组(6人)组长吴昕仪张燕妮陈可之黄子健邹沛航罗娜分组后,小组成员之间通过短暂相互交流,互相了解,为后期分工做好准备。我们明确了本次研究性学习的目的和意义,并提出了主题“生活中的生物问题研究”。我向同学们展示了上届学生的课题研究“如何制作泡菜”作为课题开展的一个参考,详细讲述分工应做到人尽其才,人人参与;选题应切合实际,联系生活;实施过程要坚持不懈,及时记录;每周定时由小组成员展示汇报,说明每周进展情况,并提出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想方设法解决;课程结果要以论文的形式并由小组成员推举代表向其他组展示课题结论。之后我们安排了任务,布置学生通过一周时间的生活体验和和上网搜索提出本组合适的课题。2.课题的选择在选择课题的问题上,要求学生在选择课题时要遵循以下原则(1)与生活中的生物问题相联系。(2)必须具有一定的普遍意义。(3)必须由多人完成。(4)有解决的可能性。按照这些原则,通过一个星期的观察思考和交流总结,每组成员提出了自己的课题:组别课题名称第一组如何保存肉类食物第二组如何延缓马铃薯发芽第三组酸奶对胃的影响第四组单双子叶结构的不同之处第五组探究方便面的营养成分第六组不同果皮清洁剂在提出课题时,我给与了最大限度的帮助和指导,但由于条件限制,一些课题明显不能完成,故我对学生课题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并征求学生意见进行整改。学生提出他需要在实验室完成实验,希望提供电子显微镜、分光光度计等实验仪器,由于受到学校条件限制,我只能为其申请在特定时间段进入实验室进行实验,只能为其提供光学显微镜,因此学生在此基础上有时不得不修改实验步骤,更改实验方法或者更改实验课题。在课题确立之后,我要求学生通过一周的交流谈论,制定出接下来半年的实验计划,并且进行分工,明确每周需要完成什么任务,小组成员的职责是什么,从而作为结题时打分的依据。3.课题的开展课题确立之后,学生迅速进入状态,由组长组织列出了每周的实验内容,进行分工合作。现就其中两组实验过程进行分析第一组由组长吴昕仪带领做了有关生活中肉类保存问题的研究,他们上网查找发现肉类食品的保质期是肉类食品贮存的关键,冷鲜肉的贮藏保鲜技术是利用各种方法使冷鲜肉保持品质达到一定的保藏期。她们试图在生活中延长肉类的保鲜期而做了如下实验:所用调料放置位置预计效果肉块A酱油阴凉通风处较容易变质肉块B料酒容易变质肉块C盐不易变质肉块D醋较不易变质她安排同组同学轮流每人购买一定量猪肉,将购买的猪肉切成大小相近的四小块,将四块肉分别放入四个陶瓷碗中,用事先准备好的调料对肉进行腌制后,放置于阴凉通风处每天观察肉的变质情况及味道变化,每天拍照分享,之后小组成员总结得出共同的结论。第六组在组长罗娜的带领下开展了有关果皮清洁剂的制作及不同果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