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修理专业课程改革方案随着企业岗位对汽车维修专业人才要求的变化,中等技术学校如何确定汽修人才的培养方向,分析人才能力培养目标,制订使用高效的教学计划,设置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是汽车修理专业教学改革能否成功实施的关键。为此,通过市场调查,了解企业对汽修人才的需求,分析学校汽修专业教学现状,明析汽修专业的课改思路,明确汽修专业课改目标,提出汽修专业课程改革方案。一、课改的必要性汽修专业定位是以职业岗位工作对知识、能力、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结构要求,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相应的文化水平与素质、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新精神,掌握汽修技术领域的专业知识,具备相应实践技能以及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熟练进行汽修设备的操作,对现代轿车的结构原理比较熟悉,掌握计算机应用知识,对传感技术、液压控制、自动控制技术比较熟悉;在实践技能方面,应能熟练掌握和使用智能化的仪器来检测诊断和维修现代轿车出现的故障。应具备相应实践技能以及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以职业岗位的知识和能力要求设置课程与教学内容,充分发挥“校企合作办学,主动服务社会的优势,坚持走产教结合、校企合作共育人才的道路。汽修专业的准确定位为让课改有了明确的方向性和针对性。二、教学现状及主要存在问题教学设备老旧,学校对设备的添置跟不上日新月异的企业新设备,也没有新能源车教学和实训设备,实训工位不足,不能实现多工位分组化教学;高水平的专业教师欠缺,特别是引进企业的能工巧匠较少;教学方法有待变革,没有汽修店类似的仿真实训室,汽修专业资源库(厂家赠送)稀缺,抽象讲解或简单的教学效果和效率均不能满足要求;多年未深度修改教学计划,未与企业技术骨干深入探讨课程体系改革与完善教学质量评估。三、市场调查结果表明:、学生在学校内所学习的专业技能缺乏社会实用性,与生产实际结合不够紧密,专业技能的实训不能与企业生产接轨。、部分学生不能以积极的、正常的心态面对社会,对社会缺乏了解,对自己缺乏足够的认识,个人的素质有待提高,职业道德和责任心不足,眼高手低,站在这山望那山高,就业稳定率低。企业要求的不是简单的操作工,而需要具有一定的职业综合素质和较好的职业发展基础。、企业对员工的要求:第一是吃苦耐劳精神、团队协作能力和高尚的企业道德,第二是专业技术水平、处事能力和创新能力;而学校对学生的培养只注重技能的培养,缺乏人格修养等综合素质的培养,大部分毕业生缺乏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