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李清照《武陵春》教学设计VIP免费

李清照《武陵春》教学设计_第1页
1/4
李清照《武陵春》教学设计_第2页
2/4
李清照《武陵春》教学设计_第3页
3/4
李清照《武陵春》教学设计神木县沙峁九年制学校刘金平课题名称《武陵春》—李清照科目语文年级九年级教学时间1课时(45分钟)教材分析《武陵春》是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25课《词五首》之一。第六单元的主题是结交历史人物:在我们中华民族悠久广阔的历史舞台上,出现过许多杰出的人物他们之中有能征善战的武将,有足智多谋的文臣,有情思汹涌的诗人墨客,他们用自己的言行,在历史上谱写了一段段灿烂的乐章,创作了一篇篇感人的作品,这些都是我们所拥有的宝贵财富这一单元就是让学生了解历史上这些优秀人物的智慧、勇气并受到节操方面的感染和激励从这些历史资料中去发现和领会中华民族那种为追求理想、报效国家,而甘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传统精神。学情分析1、九年级学生,已经学习了不少古典诗词,对古典诗词的理解已经有了一定基础,再加上他们的思想正从幼稚向成熟阶段过度,对表达爱、恨、情、愁的文章颇感兴趣,特别是对类似的比较经典、简短的古诗词更是偏爱。因此,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这种兴趣爱好,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背诵《武陵春这首词,从而体会作品是如何表现浓重之“愁”的。2、九年级学生虽然对文学作品有一定的欣赏、感悟能力,但运用贴切的修辞来表达某种情感还是比较困难的。因此,要引导学生认真体会《武陵春》这首词运用夸张式的比喻表达“愁绪”的方法,结合拓展训练,培养学生运用修辞,形象生动地表现情感的能力。教学目标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教学,在认识作品表达情感的基础上,正确面对学习、生活中的“愁”。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文化、热爱生活的情感。二、过程与方法1、以介绍作家作品、多种形式的朗读与背诵的方式帮助学生积累文学常识及作品内容;2、以研读讨论、拓展训练等方式加深学生对作品的理解。三、知识与技能1、积累作家作品,朗读并背诵《武陵春》这首词。2、学习作品中用“夸张”、“比喻”等修辞表达愁绪的方法。教学重点难点1、朗读背诵作品,感悟作品内容,学习作品中用“夸张”、“比喻”等修辞表达愁绪的方法是教学重点;2、学习作品中用“夸张”、“比喻”等修辞表达愁绪的方法是教学难点;教学资源多媒体、课件、导学案、实物投影仪等《武陵春》教学活动过程描述教学活动1一、导入新课老师利用多媒体视频展示课题,利用多媒体音频播放歌曲《一剪梅》,学生听后,说说感言。小组讨论1:同学们知道所听歌曲中《一剪梅》这首词是谁写的吗?展示结果:(李清照)小组讨论2:《一剪梅》的写作背景是什么?展示结果:这首词是李清照与丈夫赵明诚结婚多年后一次离别时所作,表达的是相思之苦,离别之愁。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武陵春》这首词所要表达的又是什么样的愁绪呢?(板书课题)教学活动2二、出示三维导学目标(利用多媒体视频展示,学生齐读目标)教学活动3三、新课实施步骤:(一)检查学生“自主学习”情况作者简介:李清照(1084-1155),济南章丘人,号易安居士。宋代女词人,婉约派代表。生于书香门第,在家庭熏陶下小小年纪便文采出众。对诗词散文书画音乐无不通晓,以词的成就最高。词清新委婉,感情真挚,且以北宋南宋生活变化呈现不同特点。前期反映闺中生活感情自然风光别思离愁,清丽明快。后来因为丈夫去世再加亡国伤痛,诗词变为凄凉悲痛,抒发怀乡悼亡情感也寄托强烈亡国之思。有《易安居士文集》等传世。代表作有《声声慢》、《一剪梅》、《如梦令》、《武陵春》等。其中今天学习的《武陵春》就是她丈夫去世后的代表作品。(利用多媒体视频展示)(二)整体感知课文1.朗读背诵⑴、组织学生听读课文(利用多媒体音频播放MP3)⑵、让学生自由朗读并背诵课文⑶、以抽查背诵的方式了解学生背诵课文的情况⑷、再次听读课文(利用多媒体音频播放),识记课文2.细读理解⑴、组织学生结合注释,自由品读课文,理解课文,可相互讨论。⑵、以提问发言的方式赏析课文,可针对某一个词、句子,也可就整首词谈谈自己的理解。(参考理解:春风停息百花落尽花朵化作了香尘天色已晚懒于梳头。风物依旧人世已变一切事情都已完想要诉苦衷眼泪早已流。听说双溪春光还好也打算乘舟前往只恐怕漂浮在双溪上的小船载...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李清照《武陵春》教学设计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