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下册知识点第一单元 殖民地人民的对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第 1 课 殖民地人民的抗争一、拉丁美洲的独立运动19 世纪初,受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拉丁美洲掀起了一场反对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运动。圣马丁和玻利瓦尔解放了西班牙在南美洲的殖民地,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二、印度民族大起义印度是英国的殖民地,1857-1859 年爆发了印度民族大起义,章西女王英勇抗击英国殖民统治,最终壮烈牺牲。这次起义沉重打击了英国殖民者,反应了印度民族意识的觉醒。也是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重要构成部分。第 2 课 俄国的改革一、彼得一世改革(彼得大帝)1、莫斯科大公国的兴起:俄国地广人稀,缺乏劳动力,农民被束缚在土地上,逐渐确立起农奴制。2、彼得大帝改革 目的:为了富国强兵,变化俄国落后的面貌。措施:① 政治方面:建立以沙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行政体制,贵族按功绩和才能提拔。② 经济方面:兴办手工工场,准许工场主购置整个村庄的农奴。③文化教育方面:派遣留学生,开办科学院,办报纸,推行西式文化、礼节、生活方式。④军事方面:创立新式常备军。3、影响:改革启动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改革后的俄国实力大增,资本主义经济得到初步发展,开始跻身欧洲强国之列,为对外扩张准备了条件。不过农奴制深入强化,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二、废除农奴制1、俄国 1861 年改革的主线原因:封建农奴制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2、国家面临的重要社会问题:农奴制危机3、1861 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订废除农奴制法令。目的:保护贵族地主利益。内容:①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这一条最有助于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②地主再也不许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③农奴获得“解放”时可得到一块份地,但必须出钱赎买这块份地(高价购置份地)。4、俄国 1861 年改革的影响:①局限性:改革留下大量封建残存;②积极性:有助于资本主义发展,是俄国近代历史上一种重大转折点。※列宁评价说:农民获得“自由”的时候,已经被剥夺得一千二净。第 3 课 美国内战一、南北矛盾的加剧1、南北方矛盾:北方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南方是种植园经济,双方围绕市场、原料、关税、劳动力、西部领土等问题展开争夺,斗争的焦点在于与否废除黑人奴隶制。2、南北战争爆发的主线原因:黑人奴隶制度阻碍了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二、内战爆发1、南北战争爆发的导火线:林肯当选总统2、南北战争爆发的标志:1861 年 4 月南...